最近一段時間,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刷屏了。有人愛琢磨劇中反映的官場生態,有人喜歡達康書記的雙眼皮,也有人只是愛帥氣十足、奮戰在反腐一線的檢察官們。
1978年檢察機關恢復重建。
1979年下半年,最高人民檢察院設立經濟檢察廳,地方各級檢察院也陸續設置經濟檢察機構,開展對貪污賄賂以及偷稅抗稅、假冒商標等經濟犯罪的檢察工作。這就是現在反貪局的前身。
隨著貪污賄賂犯罪成為了一類犯罪,中央加大反腐敗力度,1989年,最高檢將經濟檢察廳更名為貪污賄賂檢察廳,並決定在廣東省試點,率先成立人民檢察院反貪污賄賂局,此後各地相繼成立反貪污賄賂局。
一、在電視劇裏,檢察官們蒐集證據,像了解自己一樣了解偵查對象。
做好充足的準備,一舉擊破敵人的防線。
現實中,反貪局的檢察官們怎麼蒐集證據呢?
1、七十二變,“演技”超群
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反貪局副局長龍春亮 來源:檢察日報
《檢察日報》報道,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反貪局副局長龍春亮為了辦案需要,經常喬裝打扮,被同事稱作是“72變”。2014年3月,他曾經假扮成計程車司機和居委會工作人員,摸排逃跑的醫療器械供應商的行蹤,最終破了一起醫療受賄窩案。
2、懂技術、網際網路+
《檢察日報》報道,2014年2月,江陰市某工地發生事故,導致3人死亡,經檢察機關初步查證,相關責任人涉嫌瀆職犯罪。然而,監理公司責任人聲稱事故發生前已經發出了《工程暫停令》,事故完全是工人為趕工而私自開啟塔吊所造成,並出具了4位負責人共同簽名的書面文件,調查一時間陷入僵局。
江蘇省無錫市檢察院反貪局偵查一處偵查員秦志超利用數據技術分析出《工程暫停令》的生成時間是在事故發生1小時之後,犯罪嫌疑人的謊言被戳破了。秦志超還撰寫了《綜合運用電子數據推動職務犯罪偵查工作轉型》課程,頗受同事們的好評。
3、笨辦法
圖為河南省澠池縣檢察院檢察官邵潤濤來源:檢察日報
《檢察日報》報道,2015年,河南省澠池縣檢察院接到線索,某大型國有公司的職員張某利用職務便利,多次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當邵潤濤等反貪檢察官展開偵查時,張某潛逃了。在張某藏匿的杭州某小區,邵潤濤等人只能一家一家地走訪,一個一個地排查,終於在一家警務室,發現了張某女友的暫住證,找到了張某。
2017年1月27日,河南鄭州市檢察院反貪局的會議室裏堆滿了賬冊、憑證等財務資料,50多箱1100多本,總重量超過700公斤,鄭州市檢察院反貪局偵查二處所有人都放棄休息,在小山般的材料中找線索,就連正在哺乳期的女同事也不例外。
而正是這些“笨辦法”,讓貪腐在陽光下無所遁形。
二、在電視劇裏,京州市副市長丁義珍得知檢察官正在準備抓捕他時,裝扮後逃亡美國。誰是內鬼,成為謎團。
現實中,犯罪嫌疑人聞訊潛逃的事件也時有發生,反貪局的檢察官又是如何盡全力做好保密工作呢?
每日甘肅網刊登的七里河區檢察院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在反貪偵查中,如果保密工作做不好,被偵查對象有所察覺,就會造成串供、毀證、潛逃和建立攻守同盟等多種不良情況發生。
所以初查時,人員不應過多,必要時,可以借出差、開會、培訓的名義,製造封閉的環境。還要注意掩飾身份,不正面接觸嫌疑對象,必要時,化裝調查,取證在秘密中進行。儘量隱晦初查的意圖,可以採取“以案掩案、借車行路、聲東擊西”等方法,迅速、及時的完成初查工作。
據《法制日報》報道,河南省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偵查二處處長徐俊嶺曾經講過反貪一線保密的故事,他們在立案偵查一名廳級幹部時,一名辦案檢察官忽然接到家人的電話,他放下電話,含著眼淚對同事説沒啥事。直到順利把嫌疑人抓捕歸案後,他才告訴同事們,自己的哥哥去世了,他需要回家。徐俊嶺説,“我們面對的是曾經比較優秀的領導幹部,接到他們涉嫌貪腐犯罪的線索,保密是第一位,如果透露出去,偵查工作就可能受到困擾。”
三、電視劇中的反貪先鋒們,面對曾經的領導幹部,敢於硬碰硬的作戰,比如高速公路攔截市委書記的專車。
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檢察院副檢察長陳立華的“牛”還在於他敢碰硬。2016年,他被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點名抽調到呼和浩特,主辦一名正廳級幹部涉嫌受賄案。面對犯罪嫌疑人建立攻守同盟,造假證據,他一次次鬥智鬥勇,用事實和縝密的分析,突破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線,使案件取得實質性進展。
反腐,這是得罪人的活兒。這應該是很多反貪局檢察官的共識了。
有檢察官回憶,辦案中不止一次受到當面恐嚇或持械威脅、圍攻,有時候匿名電話還要打到家裏,使家裏人提心吊膽。而面對親戚朋友的説情,檢察官們還要得罪朋友。“好友反目、家人不解,總感覺自己像是獨行大俠,” 山東省博興縣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局長安英華這麼説。
反腐永遠在路上。目前中國正在進行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構建權威高效的國家監察體系。北京、山西、浙江成為了改革試點地區,已分別成立了監察委員會。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