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科技創新券讓小微企業再輕裝

2017年04月01日 13:15:08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滑鼠輕點便可預約千里之外的科研設備、繳納樣品檢驗費還能收到“回頭錢”、每年花兩三萬元可讓價值五六百萬元的高精尖儀器“為我所用”……2014年以來,山東推廣的科技創新券政策,正成為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的有力推手。

  “你看,這些就是蓋好企業公章的創新券。我們按年度上報省科技廳,審核通過後,按比例返還的檢測費用就直接打到企業對公賬號上。”在山東省分析測試中心,工程師李恩霞拿著一沓列印好的創新券,向記者娓娓道來。

  在這些創新券上,委託方、受託方、補貼金額、券號等基本資訊一應俱全。記者粗略一數,僅2月1日至2月9日,這裡就使用了19張創新券。補貼金額從幾十元到五六百元不等。前來檢測的企業,多來自濟南及其周邊地市。

  根據山東省出臺的《科技型小微企業共用科學儀器設備扶持辦法(試行)》和《山東省小微企業創新券管理使用辦法》等,科技型小微企業使用共用科研儀器可享受40%財政補助。換言之,一項定價100元的檢測項目,企業僅需負擔60元。針對菏澤、聊城、濟寧等“西部經濟隆起帶”地區,這一補助比例還會上升至60%。

  “哎,同志,那我們企業能用這個優惠券嗎?”聽到李恩霞的介紹,正準備離開的李勇福停住了腳步,好奇地問。李勇福在濟南商河一家制藥公司工作不久。這天上午,他帶來了4個送檢樣品,檢測總費用1400元。

  隨後的10分鐘裏,在李恩霞指導下,李勇福一步步完成檢測儀器網上預約、結算、評價等手續,最終拿到總額560元的創新券。“一是省了錢、二是服務好、三是機構專業,這政策是好政策。想不到樣品檢測,還能見到‘回頭錢’。”李勇福笑著説。

  據山東省科學技術廳統計,截至去年底,全省共有1525家單位加入儀器共用平臺,提供了1.3萬餘臺(套)科研儀器設備,設備總價值超過109億元。過去3年來,6472家小微企業成為共用平臺需求方,累計使用創新券超過2.4萬次,為小微企業節省檢測費用7147.5萬元。

  “這項政策實際也提升了小微企業的技術眼界,讓大家敢於選用高精尖儀器來改善産品品質。”山東省分析測試學會秘書長時新剛説,小微企業的生存主要依靠前沿技術甚至是獨門絕技,但它們財力終究有限,科技創新券就著眼在企業發展的難點與痛點。

  “2016年,企業通過創新券獲得的財政補助大約1.4萬元。這些錢看上去不多,但對企業來講,不僅減輕負擔還代表著一種希望。”濟南中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董軍義説,利用這筆錢,企業能多做幾個項目的預研。

  作為從事醫藥原料與藥品製劑研發的民營小微企業,董軍義的公司時常需要核磁設備驗證産品結構、確認生産工藝。一台600兆核磁共振波譜儀的市場價約五六百萬元,聘用專業人員、日常維護的費用也是不菲。通過創新券,企業現在每年僅支付兩三萬元檢測費,就能解決這些問題。

  “科研設備對科技型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創新券實際幫助我們撬動了更廣的社會資源。”山東康健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研發負責人王威霽説,假若走實驗室建設、採購儀器設備的老路,不僅要耗費兩三個月時間,也會增加企業負擔。

  “山東目前已有近千家儀器管理單位、近4000台價值在50萬元及以上的科研儀器,上報至國家級共用平臺。”山東省科技服務發展推進中心企業創新服務科副科長張大瑞説,省內外的科技型小微企業未來將有更充裕的儀器選擇空間。科技創新券的服務內容,也將不斷向科研攻關、成果轉化的上下游延伸。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