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外匯資金回流 人民幣匯率或打破負迴圈

2017年03月13日 14:15:01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8日公佈的2月份外貿數據罕見出現月度逆差,結合稍早公佈的終結連續下降的官方 外匯儲備數據, 跨境資金 流出壓力緩解的勢頭得到進一步證實。

  市場人士指出,近期 跨境資金 流出壓力緩解,既得益於年初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穩、貶值預期下降,亦有助於鞏固 人民幣匯率企穩的預期。多種資訊表明,年初以來 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和市場預期均有所緩解。雖然美聯儲或加快升息,美元走強令人民幣貶值壓力猶存,但支援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的因素也在積累,年內人民幣貶值空間有限,雙向波動特徵或增強。

  外匯資金現回流

  2月份,以美元計價和以SDR計價的 外匯儲備餘額,皆高於前值水準,呈現出止跌企穩的態勢。央行數據顯示,2月末我國官方外匯儲備餘額30051億美元,較上月增加69億美元,終結了此前連續7個月下降的態勢,並重返3萬億美元上方;以SDR計價口徑計算,2月末外匯儲備為22196億SDR,較上月增加132億SDR,結束連續3個月的下降。

  外匯局指出,2月份,我國跨境 資金流動整體比較平衡,國際金融市場上非美元貨幣對美元匯率總體貶值,但資産價格出現上升,外匯儲備所投資的貨幣和資産之間發揮了此消彼長的分散化效應,這些因素綜合作用,外匯儲備規模穩中有升。

  美元指數在2月份震蕩走高,全月漲幅約1.6%,給中國官方外匯儲備帶來負面估值影響。據 中金公司 測算,2月份主要匯率的變動造成中國外儲的美元估值縮水約170億美元。雖然2月份美債收益率有所下行,債券價格走高給中國外儲帶來正向的估值貢獻,但 國泰君安 證券等機構認為,資産價格上升應不足以抵消主要匯率貶值的影響,若剔除估值效應,2月份外儲增幅或更高。這意味著,剔除估值效應,2月份外儲規模變化隱含的當月外匯 資金流動改善將更明顯。中金公司測算得出,剔除估值效應,2月份外儲變動隱含當月外匯流入240億美元,而1月份同口徑下為凈流出375億美元。

  國泰君安證券報告指出,貿易順差和資本外流放緩是促使2月份外儲規模回升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全球經濟貿易復蘇勢頭增強,中國出口形勢向好。二是開年以來在美元總體震蕩、外匯管理加強、中國經濟企穩向好跡象增多等多種因素影響下,境內經濟主體換匯意願和需求明顯回落。中金公司報告亦稱,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保持穩健,人民幣貶值預期減弱;同時,去年下半年以來,監管部門在對外並購、直接投資等多方面陸續加強了外匯管理,政策效果正逐步顯現。但中金公司認為,考慮到春節因素影響及內需改善,2月份對外貿易順差規模將縮窄。

  海關總署8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月份我國出口8263.2億元,增長4.2%;進口8866.8億元,增長44.7%;貿易逆差603.6億元,為2014年3月以來首次出現貿易逆差。

  綜合而言,在2月份外儲企穩回升背後,資本外流放緩貢獻了更大的正面作用。

  貶值預期減弱

  值得一提的是,在之前人民幣對美元出現階段性較快貶值時,匯率波動與資本流動之間呈現出一定的共振效應,即容易産生“匯率貶值-資金流出-匯率貶值”的惡性迴圈,導致匯率貶值預期自我強化及實現。

  如2016年初和年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曾出現較快貶值,彼時官方外匯儲備規模也縮水明顯。數據顯示,2016年1月、2016年11月,中國外匯儲備分別減少995億美元和691億美元,單月降幅均較大,這兩個月,人民幣即期匯率分別貶值1.31%、1.72%,單月貶值幅度均較高。

  反過來看,近期跨境資金流出壓力緩解,既得益於年初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穩、貶值預期下降,亦有助於鞏固人民幣匯率企穩的預期。

  年初以來,即期交易成交量、NDF等遠期匯率隱含的貶值預期、外匯期權隱含波動率等諸多指標均出現下降,表明年初以來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和市場預期均有所緩解。

  分析人士指出,年初以來人民幣匯率走勢趨穩、貶值預期減弱,既得益於美元階段性調整,也與監管層系列穩定資本流動和匯率預期的舉措及國內經濟基本面改善有密切關係。首先,年初以來,“特朗普交易”降溫,致美元指數出現一定回落,給予非美貨幣喘息之機。其次,監管層穩定人民幣匯率預期及跨境資金流動的系列舉措也在逐漸顯現效果。去年底以來,監管部門在對外並購、直接投資、個人購匯等多方面陸續加強了外匯管理,同時鼓勵企業到境外融資、加快境內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等,對待外匯“寬進嚴出”的傾向明顯,在一定程度起到了緩解外匯流出和穩定匯率預期的功效。再者,宏觀調控更關注防風險,金融監管收緊及貨幣政策回歸穩健中性,有助於抑制資産價格泡沫和穩定內外利差,緩解人民幣對外貶值壓力。最後,也是最根本的是,中國經濟景氣改善,出口前景亦出現好轉,對人民幣匯率的基本面支撐增強。

  有市場人士表示,之前人民幣貶值預期較為濃厚,外貿企業積累了較多的外匯未匯回或未結匯,如果貶值預期進一步減輕,私人部門結匯和售匯意願可能上升,甚至可能促成外匯重現持續 凈流入,形成“匯率走穩-資金回流-匯率走穩”的迴圈。

  近期跟隨美元波動

  市場人士指出,經濟景氣改善、金融監管收緊、年初購匯旺季退潮,使得支撐人民幣匯率保持總體穩定的內部有利因素在增多,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概率還將跟隨美元指數波動。

  2月份以來,美元再度出現走強跡象,美元指數已上漲超過2.2%,並於上周中一度站上102點關口。外匯市場人士指出,近期 美國經濟數據表現良好,通脹逐漸向目標位置靠攏,近期美聯儲官員輪流為3月份加息站臺,導致聯邦基金 利率期貨隱含的3月加息概率已從之前20%-30%的水準迅速飆升至90%以上。只要本週公佈的非農就業數據不太難看,美聯儲3月份加息就將基本確定,而如此一來,年內美聯儲加息三次的可能性上升,從而令美元匯率獲得新的上行動力。

  美元上行確實令人民幣匯率波動風險重新加大。不過, 申萬宏源 等機構的 分析師認為,即使美聯儲3月加息成行,美元進一步上行的空間也將有限,理由是:未來加息路徑仍有不確定性;美元匯率過強對美國經濟的不利影響開始受到政府關注;隨著全球經濟復蘇跡象增多,主要經濟體之間貨幣政策差異有所收窄;因此,已處高位水準的美元匯率可能難以進一步大幅走高。

  市場人士指出,美聯儲3月加息概率較大,美元走強或令人民幣對美元面臨一定貶值壓力,但源自內部的匯率企穩動力有助於部分抵消美聯儲政策造成的衝擊,預計此次加息對人民幣匯率的衝擊將弱于前兩年。

  值得注意的是,海關總署8日公佈,中國2月份對外貿易出現604億元的逆差,為2014年3月以來首次出現月度貿易逆差,但該數據對人民幣市場匯率影響較為有限。8日, 銀行 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設在6.9032,較上一日下調75基點;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日內反覆上下波動,16:30收盤價報6.9070,跌83點。有外匯交易員表示,在出現貿易逆差的情況下,當月外儲仍出現回升,也進一步證明了跨境資金流出放緩的勢頭。

  綜合機構分析來看,雖然未來源自海外市場的不確定因素仍多,但支撐人民幣匯率企穩的因素也在增多,人民幣貶值預期有所減輕,加上前兩年匯率重估幅度已較大,今年即便人民幣對美元繼續貶值,幅度也將明顯收窄,預計年內匯率雙向波動特徵將進一步增強。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