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翻山越嶺跨越幾多——聚焦財稅領域全面深化改革

2017年02月17日 16:02:41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財稅體制改革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之一。2016年,預算公開繼續推進,邁出實質性步伐,使公開的預算看得懂、能監督;稅制改革和稅收立法大力推進和深化;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及支出責任改革頂層設計出臺,相關改革穩步推進—— 

  財稅體制改革關係國家治理和百姓民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之一。近年來,預算管理制度、稅收制度以及與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持續推進,現代財政制度建設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2016年,預算公開、營改增、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等多項改革穩步推進。在此基礎上,2017年多項財稅體制改革也受到高度關注。 

  預算管理更加透明規範 

  2016年7月22日,隨著中國出版集團、中國記協、財政部等部門的率先發佈,102家中央部門于同一天在各自官方網站公開了2015年部門決算。這是中央本級連續第6年向社會公開部門決算,在公開範圍、公開內容和公開方式方面均實現了新突破,“三公”經費更加具體,重點支出項目有了績效評價……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預算制度改革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首要內容。2016年是新預演算法實施的第二年,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在預決算公開、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等方面得到進一步深化,成效十分明顯。”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劍文説。 

  2014年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的決定》,並重新頒布修訂後的預演算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為貫徹落實新預演算法,國務院先後出臺了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實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等重大改革文件和配套措施。“經過努力,現代預算管理制度主體框架已基本搭建起來。”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説。 

  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和重要標誌,是強化預算約束、規範政府行為、實施有效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重大改革舉措。2016年,預算公開繼續推進,邁出實質性步伐,使公開的預算看得懂、能監督,邁向“陽光財政”。 

  比如,中央政府預算公開工作聚焦群眾關切,在公開預算支出總額的同時,細化公開內容。一般公共預算在按教育、科技、節能環保等22個大的功能分類公開後,再細化到類下的款、項兩個層次,基本支出進一步細化到工資、津貼、辦公、差旅等58個經濟分類科目,政府性基金除逐項公開每項基金支出情況外,也細化到項,説明政府的錢做了什麼,最終是怎樣花的。 

  稅制體制改革效果愈加明顯 

  2016年,緊緊圍繞建立現代財政制度重要戰略目標,稅制體制改革和稅收立法大力推進和深化。 

  營改增是近年來最大的稅制改革和減稅措施。2012年1月份,率先在上海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實施營改增試點。此後,試點範圍不斷擴大。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自此,所有營業稅納稅人都改為繳納增值稅,我國初步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消費型增值稅制度。營改增在實現稅制平穩轉換的同時,實現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消費稅改革“小步快跑”,持續調整和完善。繼2014年和2015年多次調整消費稅徵收範圍、優化稅率結構後,2016年10月份,取消了對普通美容、修飾類化粧品徵收的消費稅;11月份,對超豪華小汽車加徵消費稅。消費稅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增強了這個稅種對消費的引導與調節功能。 

  資源稅改革自2016年7月1日起全面推開。這次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全面推開礦産資源稅從價計徵方式,建立稅收自動調節機制,並全面清理相關收費基金;逐步擴大資源稅徵收範圍,率先在河北開展水資源稅改革試點,授權省級政府提出對森林、草場、灘塗等徵收資源稅的具體方案,報經國務院批准後實施。 

  “改革實施以來,總體平穩有序、徵管運轉順暢,取得明顯成效。企業稅費負擔總體下降,地方清費工作落實到位,促進企業提高資源開發利用效率。河北省水資源稅改革試點運作平穩,未增加正常生産生活用水負擔,對控制地下水超採、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的調節作用初步顯現。”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説。 

  2016年12月份,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了《環境保護稅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法律以原排污費徵收制度為基礎實行平移,實現收費制度向徵稅制度的平穩轉換。同時,為充分調動地方政府積極性,在稅政統一基礎上,適當下放稅政管理權。“《環境保護稅法》的通過,是貫徹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的一個重要成果。”劉劍文説。 

  明確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 

  建立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是關係國家治理體系建設的大問題,涉及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及支出責任劃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轉移支付制度等,涉及面廣、影響深遠。2016年,這項改革頂層設計出臺,相關改革穩步推進。 

  2016年8月份,國務院發佈《關於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指導意見》,這是國務院第一次比較系統提出從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即政府公共權力縱向配置角度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文件。 

  改革將適度加強中央的財政事權,保障地方履行財政事權,減少並規範中央與地方共同的財政事權,提出了分領域推進的工作安排。“目前,正研究在相關重點領域推進改革試點。”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説。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應進一步細化改革文件,形成操作性強的舉措,尤其是要在明確中央各部委職責的基礎上,進一步具體劃分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 

  2016年,結合營改增試點情況,中央和地方增值稅收入劃分作了調整完善。國務院出臺了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後調整中央與地方增值稅收入劃分過渡方案,從2016年5月1日起,所有行業企業繳納的增值稅均納入中央和地方共用範圍,中央和地方各分享50%。 

  “過渡方案確保地方既有財力不變,中央集中的收入增量通過均衡性轉移支付分配給地方,主要用於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支援力度。”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2016年,轉移支付制度進一步完善,轉移支付管理的規範性、科學性、有效性和透明度明顯提高。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將一般性轉移支付比例由2013年的56.7%提高至2016年的60.5%,大幅度增加對老少邊窮地區的轉移支付。清理整合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專項轉移支付項目數量已由2013年的220個壓減到2016年的94個。 

  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推進以人為核心新型城鎮化的重要任務。2016年7月份,國務院出臺了支援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財政政策的意見,明確了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權利、支援創新城鄉基本醫療保險管理制度等具體措施。 

  “這些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政策支援體系,涵蓋了教育、醫療、社保、就業等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含金量很高,有利於確保市民化和公共服務全覆蓋等政策落地生根。”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説。 

  “2017年,將繼續穩妥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在進一步完善預算管理制度的同時,落實推動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加快制定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總體方案,建立健全和落實支援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財政政策體系。”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