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思享家】王亞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效應

2016年12月23日 09:32:08  來源:光明網
字號:    

  作者: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副院長、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王亞華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于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開,總結“十三五”開局之年“三農”工作,分析當前農業農村形勢,部署2017年農業農村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會前主持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堅持新發展理念,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為下一步的農業農村發展指明瞭方向。

  近年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形勢總體向好、穩中有進。但農業農村發展環境日益複雜,新矛盾不斷涌現。破解新時期中國農業農村出現的新難題和新矛盾,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農業發展注入新動能,為農村改革探索新機制,為農民增收開闢新門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産生五大效應,帶給未來中國農業農村發展五大亮點。

   一是農業綠色發展理念更加凸顯。堅持新發展理念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原則。農業農村發展將逐漸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數量需求,向成本節約、注重品質,追求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轉變。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綠色農業加快發展,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面源污染防治力度不斷加大,農業資源利用率不斷提高。通過推廣農藥、化肥、農膜減量化使用,推進農業結構調整。通過推廣節水灌溉、輪作休耕等方式,逐步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的休養生息。

   二是農業農村發展動能更加多元。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竭動力。隨著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的落實,將涌現更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推動農業規模經營和生産經營方式轉變。農村新業態不斷涌現,以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農村電商、農副産品加工物流等為代表,推動一二三産業的快速、深度融合。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多,將有力推動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不斷提高,加快新農村建設。

  三是農業農村體制機制更加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本途徑。政府對農業經濟的調控更加成熟,市場機制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更為充分。通過實施農産品目標價格和收儲制度改革,理順農産品價格形成機制,健全農業支援保護制度。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將進一步加快農業經營體系和經營模式創新。通過推動土地徵收和農村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工作,有利於盤活農村土地資産,優化配置城鄉土地資源。通過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加快農村人口城鎮化進程,健全城鄉一體化的體制機制。

  四是國家糧食安全保障更加堅實。保障糧食安全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底線。耕地紅線將會嚴守,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可望加快落地,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將得到保護和穩步提高。在確保口糧絕對安全、穀物基本自給基礎上,農産品品質安全將置於更加突出的位置。農業生産將緊密圍繞市場需求變化,以提高供給品質、保障有效供給為方向,不斷優化農産品生産結構和供給結構,穩定糧食等主要農産品的市場供應。

  五是農民增收致富門路更加寬廣。帶動農民脫貧致富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目標。農業農村發展新格局必將有力帶動脫貧攻堅,強農惠農政策將照顧到大多數普通農戶,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不斷增強。農村新業態的發展,農業産業鏈的延伸,將會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不斷拓寬農民致富渠道。隨著農村集體資産權屬進一步明晰,農民財産性收入可望不斷增加。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農業農村平穩健康發展的重大戰略。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其伴隨的五大效應對農業農村的引領作用將更加凸顯,帶動中國農業農村發展煥發更多生機和活力!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