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千億”中小城市已成為中國經濟的生力軍

2016年12月13日 13:56:44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日前,第十二屆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研究成果暨《2016中國中小城市發展報告·綠皮書》發佈了2016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榜單。在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有19個縣市的GDP分別超過了1000億元。昆山市更是達到了3080.01億元,超過青海全省660多個億。中小城市經濟發展委員會、中小城市發展戰略研究院秘書長楊中川認為,這些“千億”中小城市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引領著中國區域經濟的健康發展;它們已然成為中國經濟的一支生力軍,成為世人矚目的“明星城市”。這批千億中小城市除了具有經濟總量大、發展增速快、發展品質好的共性外,還具有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用發展的鮮明特徵,特別是具有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社會和諧、産城融合、協同發展的特點。它們走在了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最前沿。

  一、“千億”中小城市總量及分佈

  在2016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共有19個縣市GDP超過千億元,它們分別是江蘇昆山市(3080.01億元)、江蘇江陰市(2881億元)、江蘇張家港市(2229.83億元)、江蘇常熟市(2044.88億元)、福建晉江市(1620.47億元)、江蘇宜興市(1285.66億元)、湖南長沙縣(1168.3億元)、浙江慈溪市(1154.57億元)、河北遷安市(1125.1億元)、內蒙古準格爾旗(1107.78億元)、山東即墨市(1100.9億元)、江蘇太倉市(1100.08億元)、江蘇丹陽市(1070.25億元)、浙江義烏市(1046億元)、山東龍口市(1041.3億元)、浙江諸暨市(1026.78億元)、山東榮成市(1022.3億元)、山東滕州市(1005.05億元)、湖南寧鄉縣(1002.17億元)。

  分區域看,東部地區16個,中部地區2個,西部地區1個。

  分省看,江蘇7個,山東4個,浙江3個,湖南2個,福建、河北、內蒙古各1個。

  19個總量超千億縣市,其中9個位居百強縣前十強。都是各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排頭兵縣市,其示範和帶動作用十分明顯。

  二、“千億”中小城市發展特點

  1. 經濟總量高,增長保持中高速。19個超千億元的百強縣市GDP之和高達27112.43億元,佔全國GDP的4%,佔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總和的38%。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總和為2073.82億元,佔全國的1.36%,佔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財政預算總收入的37.7%;GDP平均增長率為8.07%,高於全國的6.9%,也高於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7.82%的平均增速。

  2. 城鄉居民收入高,是全面小康的先行區。19個超千億元的百強縣市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為42513.89元,遠遠高於中小城市百強縣市城鎮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的34061.2元和全國的31195元。19個超千億元的百強縣市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為22188元,大大高於中小城市百強縣市的17423.9元和全國的11422元。

  3. 城鎮化水準高,吸引外來人口能力強。19個超千億元的百強縣市戶籍總人口總和為1779.66萬人,常住總人口為2260.3萬人,佔全國的1.64%, 19個超千億元的百強縣市平均的城鎮化率達到63.22%。

  4. 內生動力強,發展潛力巨大。2016中小城百強縣市2015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共計21780.43億元,佔全國的7.23%。19個超千億元的百強縣市2015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共計7901.73億元,佔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總額的36.2%。按常住人口計算,19個超千億元的百強縣市每人平均消費2.8萬元,高於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每人平均2.587萬元和全國2.189萬元的水準。較高的需求水準,為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拉動力,增強了對高素質人才的吸引力。

  三、“千億”中小城市的發展啟示

  1. 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能。依靠創新增強經濟的內生動力是必由之路。千億中小城市創新能力都相對較強大,19個經濟總量超千億元的百強縣市R&D投入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到2.54%,高於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2.29%的平均水準,也遠遠高於全國2.1%的水準。

  2. 法治理念入人心並收到顯著成效。城市全面發展,決不能只是經濟發展的單兵突進,還必須積極推進城市治理體系的法治化、現代化。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事關改革發展大局。新形勢、新問題、新矛盾不斷涌現,必須用新的思維、方式、措施,要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諸多問題,提高深化改革、促進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3. 生態宜居的自然環境遠遠優越于大城市。千億中小城市不僅綜合實力強,而且生態環境優良,中小城鎮空氣品質達標率達到80%以上,遠遠優於大城市。青山綠水,藍天白雲,鄉愁依稀。

  4. 充分發揮對外開放的牽引作用。19個超千億元的百強縣市利用外資總額為94.95億美元,佔全國實際利用外資額的7.5%,佔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實際利用外資總額201.7億美元的47%。19個超千億元的百強縣市平均實際利用外資5億美元,超過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平均實際利用外資2.19億美元的一倍多。

  5. 將民生改善作為城市發展的著力點和落腳點。19個超千億元的百強縣市在社會民生支出佔財政支出比重平均值達到了63.82%,真正做到了發展為民,讓民眾共用發展的成果。

  6. 營造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和公平的市場環境。千億中小城市均重視政府效能,不斷增強大局意識、發展意識和服務意識。轉變思想觀念,創新工作方法,理清發展思路。不斷強化服務意識,改進管理方式,規範行政行為,提高工作效率和水準。千億中小城市都比較注重各類公平市場的建設。不斷降低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包括交易成本、各種稅費、融資成本、社會保障成本等。不斷增強企業的創造力和活力。

  7. 打造優良的人才環境。千億中小城市在大力引進和留住人才的同時,非常注重對本地現有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為産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産業培育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