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石述思:“錢荒2.0”比2013年複雜 好項目可降低陣痛

2016年12月02日 10:57:25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據媒體報道,10年期國債期貨持續暴跌、銀行間市場利率不斷上行,市場焦慮“錢荒2.0”來襲。然而,這一次與2013年相比不盡相同。專家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並沒有發生改變,市場要有理性認識,只是在過去“不差錢”的背景下,市場可能過度樂觀。業內普遍認為,2013年發生“錢荒”的深層原因是商業銀行自釀“苦果”,而近期的資金面偏緊卻包含監管層“抑制資産泡沫”“防範金融風險”的意圖。

  多名市場人士表態較為一致,與其説是“錢荒2.0”,不如説當前正迎來“資金面緊平衡”的“新常態”。雖然“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仍是前提,但是大幅度提供流動性,應該不會有了,同時資金面偏緊的情況可能持續到明年春節前。  

  對此,中國經濟網評論員石述思在《我財經》節目中表示,“我覺得這種錢荒比2013年複雜,2013主要是銀行胡來,盲目樂觀狀態下利用自己資金優勢,從事金融衍生品、非主業的行當,結果一考核崩不住了就出現了錢荒。今天很複雜,不是銀行使壞、胡來那麼簡單,第一美元加息靴子快落下來了,美國前三個季度經濟增速達2.9%,經濟向好,這就增加了它加息的概率,資本大量向美國集中,中國的金融已經快速加入全球化進程,在這個背景下必然會形成一個宏觀的國際環境。”  

  第二,就是又到考核的時候了。年底銀行弄了好多長線項目應對各種考核,期末考試沒有錢了,短期內會形成某種資金的短缺,銀行間互相拆借。第三,由於美元加息等形成的流動性偏緊,對人民幣造成衝擊這樣的風險需提前釋放,比如國債突然暴跌,某種程度釋放風險代表我們宏觀調控手段越來越多樣化,而且也越來越靈活,現在風險先釋放,陣痛會少一些,在一起釋放會出現更大的問題。  

  石述思提醒,不管是金融口還是企業口,短期內再想回到流動性寬鬆的年代已經不可能了,所以金融機構花好錢、花出效率,別再造成大量資金的浪費、無效投資。而且各方面的監管措施也會逐漸嚴格,對於企業來説,冬天早就已經來臨,在這期間是否能拿出像樣的産品和項目,獲得金融機構的親睞,某種程度上是考量未來經濟發展品質和企業發展品質重要的試金石。  

  “有好項目的企業從來就沒有冬天,永遠是春天。銀行就是由於企業不行,就投了一些長線項目,應對短線的不行,但是沒有收回來,如果企業有很好的項目,都跟華為和格力一樣,就不會出現中國很神奇的‘錢荒2.0’這種金融和整個産業、實業不匹配,這是最深層次的原因,才會形成波動,當然也有國際環境變化。我們可以夯實産業基礎,陣痛可能會降到最低,不過很遺憾,目前在轉型期內,我認為這種錢荒帶來的考驗剛剛開始,我不知道大家做好準備沒有。”石述思説。(中國經濟網記者 項佳麗)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