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基礎

2016年11月22日 09:17:39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近期人民幣匯率波動與國際經濟金融形勢密切相關,從橫向比較來看,相比其他多國貨幣,人民幣貶值幅度都是比較小的。現在我國已經形成了較為透明的、市場化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能夠更加靈活地反映市場變化,而且觀察人民幣匯率不應僅以美元為參考,更需要參考一籃子貨幣。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匯率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

  近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連續下調,並接連突破關鍵點位,使得人們對於人民幣匯率的走勢信心不足,有人認為人民幣匯率會持續單邊下跌。

  一國匯率的短期波動更多反映的是市場的變化,與國際經濟金融形勢密切相關。近一段時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下行主要是受美元走強的影響。近期,美國經濟數據持續改善,美聯儲將於12月加息的預期大幅升溫。同時,市場對英國“硬脫歐”、埃及貨幣貶值等方面的擔憂有所加劇,避險情緒也進一步升溫。這些因素共同推動美元指數上行,人民幣匯率也就出現了一輪下行走勢。不過,從全球橫向比較看,無論是與新興市場貨幣還是與發達經濟體貨幣相比,人民幣貶值幅度都是比較小的。

  隨著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的推進,觀察人民幣匯率的走勢要改變過去的“思維定式”,應該圍繞新的角度和新的機制來全方位考量。

  “8·11”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已經發生變化。過去,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受市場因素直接影響較弱,而現在已經形成了較為透明的、市場化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這使得中間價能夠更加靈活地反映市場變化,圍繞均衡水準上下波動也就成為了人民幣匯率的常態。

  當前,觀察人民幣匯率還應更多參考一籃子貨幣的變化。市場觀察人民幣匯率的視角主要還是集中於人民幣對美元的雙邊匯率,但匯率浮動旨在調節多個貿易夥伴的貿易和投資,僅觀察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並不能全面反映貿易品的國際比價。因此,觀察人民幣匯率不應僅以美元為參考,更需要參考一籃子貨幣。

  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匯率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尤其是今年以來,各項主要經濟數據都出現了積極變化,經濟企穩跡象明顯。同時,我國經常項目保持順差、外匯儲備充裕、財政狀況良好、金融體系穩健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此外,人民幣正式加入SDR後境外投資者增持人民幣資産也有助於平衡跨境資本流動。總的來説,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有條件繼續保持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當前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留有餘地,使得中國在未來的匯率調整當中處於相對主動的地位。中國早就對宏觀審慎政策進行了探索,強調了市場的供求關係,提升了人民幣匯率的彈性和靈活性。此前,我國加大改革力度,提升了跨境投融資的便利性,並有序推進了資本項目可兌換,這就使得我國能夠在未來的匯率調整中處於相對主動的地位。

  但從根本上扭轉匯率貶值預期還是得靠結構改革。當前,各項改革已經取得積極進展,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成長。但在新舊産業更替之時,還需要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新的增長動力形成。同時,繼續保持中高速經濟增長,為人民幣匯率提供堅實支撐。

  對企業來説,應當主動通過衍生品合理對衝外匯敞口;對個人來説,隨著每人平均財富提升與消費的進一步升級,資産配置幣種多元化是大趨勢,要理性看待海內外投資機會,適應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新常態,增強自身對於匯率波動的承受能力。(作者:陳果靜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