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民營企業成為境外並購“主力軍”

2016年04月20日 13:24:0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字號:    

  在商務部今日(19日)召開的例行發佈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稱,3月出口大幅回升主要是季節性和基數因素。從國際情況看,外需持續低迷的狀況沒有根本改善,全球32個主要經濟體前兩個月都出現程度不同的下降。從國內情況看,企業要素成本持續上升,外貿傳統競爭優勢弱化,産業和訂單向外轉移還在加快,固定資産投資持續放緩、進口需求下降。

  商務部此前對全國3000家外貿企業開展問卷調查,57.7%的企業認為今年出口形勢更加嚴峻,大家都“不敢”樂觀。

  但是,與此同時,中國企業海外投資仍在全面提速中。

  商務部今天公佈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企業實施海外並購項目共計142個,實際交易金額165.6億美元,其中境外融資佔34%,涉及36個國家(地區)的15個行業大類。

  其中,三峽集團以37億美元收購巴西朱比亞水電站和伊利亞水電站30年特許經營權項目,是一季度中國企業實施的最大的海外投資並購項目。

  沈丹陽特別指出,近年來,中國企業境外並購的行業結構不斷優化,民營企業已經成為“主力軍”,融資模式日趨多元,但由於並購區域相對集中,應對國外政策障礙和文化差異的經驗、人才不足,加上並購能力有待加強等原因,確實面臨著潛在的國外市場風險。

  就我國企業實施海外並購,從項目分佈的行業看,涉及製造業的27個,佔比19%;涉及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項目22個,佔比15.5%;涉及商業服務業19個,佔比13.4%。從並購主體看地方企業的並購已經佔到並購總金額的61.6%。

  沈丹陽今天特別駁斥了有關今年以來中國企業境外並購出現“井噴”的説法,他認為,中國企業境外並購規模和增長速度總體上看是正常、合理的。

  據商務部統計,2015年,中國企業境外並購的金額是401億美元,而不是一些媒體説的上千億美元。今年一季度,中國企業境外並購實際交易金額165.6億美元,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

  沈丹陽提醒,應該同時看到,並購並不是光中國對外並購大幅度增長,外資對華並購也是大幅度增長的。中國企業國內的其他並購也是迅速增長的。一季度外資在華並購實現了24.5%的同比增長。

  沈丹陽表示,儘管中國企業境外並購規模已經比十年前擴大了十幾倍,但畢竟中國對外投資還處於初始發展階段。中國對外投資存量佔全球對外投資存量只有3.4%,不僅低於美國的24.4%,也遠低於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等發達經濟體。同樣,中國企業境外並購還處在起步階段,2015年中國境外並購交易金額是大幅度上升,金額僅佔全球境外並購金額的6.2%。

  一季度境內投資者對外直接投資逾增五成。來自商務部的數據,一季度,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2726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2617.4億元。截至3月底,我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5.9萬億元。記者李仁平

[責任編輯:袁楚]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