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網際網路金融進入瓶頸期 制度創新需加強

2016年04月08日 16:08: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當前,我國經濟已從短缺時代進入過剩階段,經濟新常態要求加大供給側改革。專家認為,供給側結構改革過程中,網際網路金融可發揮作用。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內容之一

  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創新研究院院長黃震説,網際網路金融本身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容之一,屬於提供新供給的增量改革。

  黃震説,隨著生活水準提高,人們投資需求越來越強烈,而目前傳統金融機構對居民投資理財的需求有所反應,但總體上還不能有效滿足,因此,需要用新金融,特別是用網際網路金融的方式提供金融服務的供給。

  黃震説,P2P網貸平臺數量在三四年時間裏增加到3000余家。由此可見,廣大居民投資理財的需求是大的。

  P2P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一些問題平臺甚至違法犯罪現象。因此,金融供給側改革依然要加大創新力度。

  精準匹配滿足創業者需求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要改變過去大規模的工業化高污染、高耗材、高耗能的狀態,把這種機器化的大生産變成精準化、個性化、定制化的生産,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高品質需求。從過去大規模生産轉變為訂制化、個性化的生産,須有一個精準的數據服務和網際網路金融的支援。

  黃震説,通過網路支付發展,大家可以看到,現在支付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在貨幣發生轉移的同時産生了支付數據沉澱和進一步挖掘,並産生新的價值。有了這樣的金融服務,就可以幫助生産者進行有效的供給,精準地匹配到人們的需求上來。

  對於新需求,與之匹配的新供給要跟上。大規模的生産往往不能滿足個性化的需要,只有從小的切入口發現各種不同的需求,並有效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務,才能實現需求的滿足。

  探索網際網路金融規範之路

  我國網際網路金融已發展到一個瓶頸期,需要加強制度創新,探索網際網路金融的規範之路。黃震説,如果我們能夠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找到制度供給的一種創新模式,或許將來可以移植到整個網路空間甚至更大的空間。

  黃震認為,通過近年的摸索與實踐,可以嘗試“軟法先行、硬法托底、剛柔相濟、混合為治”這一制度供給的新模式。因為現在科技革命帶來的變化日新月異,我們的制度如果是剛性供給,如此形成的規範可能馬上就會被迭代的技術甩到後面。所以,要有一種快速跟進的機制,即“軟法先行”。

  黃震指出,“軟法先行”即通過行業“軟法”、企業“軟法”和社會“軟法”,來調整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發展。同時須“硬法托底”,即運用現有的法律法規,對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發生的犯罪,比如非法集資、詐騙等進行嚴厲打擊,為網際網路金融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黃震説,把剛性的行政監管和柔性的行業自律監管結合起來,這樣能形成一種綜合的治理模式。

[責任編輯:袁楚]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