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專家:小微企業將成營改增減稅贏家

2016年03月22日 08:16:00  來源:新京報
字號:    

  ■ 宏觀大勢

  營改增改革進程的滯後,導致實際稅負反而有所增加。而本次營改增的加速,能夠讓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降低40%。這對於小企業來説,將能夠切實有效降低稅負。

  營改增進入收官階段。今年兩會時,財政部部長樓繼偉透露,國務院要求今年5月1日完成所有行業的營改增,3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今年預計減輕企業稅負5000多億元。據報道,建築業和房地産業適用11%的稅率,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適用6%的稅率。

  經濟下行期間,一般需要積極的財政政策去助推經濟,減稅是重要的政策選項。營改增全面落實後,抵扣鏈條完整,實際上降低了企業的稅負,製造業等行業將是直接的受益方。學界、業界一直呼籲營改增收官的初衷也在於此。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全面落實營改增,著眼點也在於減稅。

  由於經濟一段時期以來一直處於下行區間,財政收入整體形勢不佳,一度拖累了營改增(營業稅改為增值稅)的進程,按原定計劃,營改增于去年年底收官,但執行上相對緩慢。增值稅的稅種設計是只針對産品流轉過程中的增值部分徵稅,要完成這一目的,需要所有流轉環節都實施增值稅、抵扣鏈條完整,但是現存的四個行業仍在實施的營業稅,破壞了增值稅抵扣鏈條的完整性,使得部分實施增值稅的行業並沒有享受到增值稅的好處,營改增改革進程的滯後,導致實際稅負反而有所增加。

  因此,本次營改增的加速,相當於在打收官之戰,對於小企業來説,將能夠切實有效降低稅負。年度銷售額低於500萬的小企業是小規模納稅人,營業稅時代,營業稅的稅基是銷售額,稅率為5%,而目前增值稅的徵收實踐中,小規模納稅人不按增值稅稅率計徵,也不參加進項稅額抵扣,而是實行按銷售額與徵收率計算應納稅額,徵收率為3%。營改增讓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降低了40%。

  雖然營改增肯定會降低名義稅負,但金融業、房地産業和生活服務業的營改增想要降低實際稅負,還有進一步推進改革的繼續掃尾空間。這是因為,中國的增值稅採用購進扣稅法,由於銷售項的稅率(6%、11%、13%、17%四檔)高於營業稅率(5%),進項抵扣的稅額要足夠多才能起到減稅的功能,而現實中,往往會出現“高(稅額)徵低(稅額)扣”、“有徵無扣”的現象。

  具體來看,有一些企業的成本支出多為個人勞務、沒有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資格的供應商等,像建築業的建築工人勞務與沙石輔料、金融業的借款利息(進項)、房地産業的佣金、生活服務業的小額零碎的開銷等,這些要麼無法取得發票,要麼無法抵扣進項稅。在增值稅體系中,稅率跳增又無法抵扣,稅負提升在所難免。

  有媒體報道,營改增後交通運輸行業的稅負就大大提高。以公路貨運企業為例,經營成本主要包括人力成本、路橋費、油料費用等,通行費無法抵扣,勞動力大多是個人勞務,無法開具發票,能抵扣的只有佔運輸成本20%左右的油料,這也使得物流企業採用購買油卡向貨運司機支付運費的方式,而增加抵扣項。

  此外,在抵扣項認定、異議處理上,大多是稅務機關説了算,缺乏合理的確認和爭議處理的法律程式,納稅機構沒有太多的話語權。這些都是營改增可能帶來實際稅負提高的隱患,也是未來改革中需要進一步明晰的重點。

  □聶日明(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

[責任編輯:袁楚]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