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國內信託公司發力家族信託業務

2016年01月15日 09:4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今年年初,中信信託正式推出家族信託品牌,這也意味著國內信託公司開始發力家族信託業務。從2013年開始興起的家族信託畢竟是個新事物,其有什麼作用,與傳統信託産品有何不同,該注意哪些因素,也需心中有數。

  家族信託從字面含義看,與“家”“家人”有關,就是信託機構作為受託人,接受個人或家族的委託,代為管理、處置家庭財産,以實現高凈值客戶的財富規劃及傳承目標。其屬於事務性信託,更多是一種服務、一類工具,甚至是一套私人財富的解決方案,動輒10年甚至更長的信託期限以及偏向於保守、穩健的投資風格,也是其與固定收益類集合信託産品的區別。

  “家族信託利用信託財産的獨立性、信託獨有的法律關係,滿足高凈值客戶財産隔離保護、財富傳承等財富管理需求。”中信信託市場管理部高級行銷經理吳政表示,家族信託後期事務管理工作較多,如運營管理和分配管理,既包括照顧受益人生老病死或平時的基本生活費用,也可能在醫療、教育、創業、婚嫁生育等環節進行資金支援。

  自2013年以來,中信信託、平安信託、外貿信託、中融信託等信託公司,以及招商銀行、諾亞財富等銀行、第三方理財公司均推出了家族信託服務。“國內家族信託發展至今, 高凈值客戶開始慢慢接觸並了解家族信託業務。業內預測,經過前幾年的客戶教育和業務實踐,家族信託將有望從2016年開始在國內呈現出規模化的發展態勢。”吳政表示。

  招商銀行與貝恩公司聯合發佈的《2015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當下中國高凈值人群最為看重的財富目標為財富保障與財富傳承,已開始考慮財富傳承的高凈值人群比重已達46%。

  “在中國開展家族信託業務,需要考慮國內的具體實際。”吳政認為,中國式家族信託既需要注重法律架構和信託方案的設計,投資功能也不能忽視。

  據了解,目前,國內家族信託業務有定制化的,也有標準化的,定制化家族信託門檻很高,幾千萬元起,但受益人、受益順位以及分配方式,包括分配金額、分配頻率、分配條件等,委託人可按自己的需求設定;標準化家族信託起點低至幾百萬元,可選擇的內容不多,大部分內容為格式條款。

  “國內家族信託業務目前主要以現金資産為主,現金型家族信託已能夠實現與國外家族信託相同的功能。而股權和不動産目前則較難納入家族信託中來,因為國內還缺少信託登記制度,股權或不動産轉移到家族信託中時,視同交易過戶,需要交稅且稅費很高。”吳政表示。

  在格上理財研究中心研究員王燕娛看來,真正的家族信託核心在於財富保值和財富傳承。“對於委託人而言,長期穩定經營的受託人很重要,家族信託是幾代人幾十年的服務,服務方一定要穩健持續;其次,受託人的家族財産傳承方案的籌劃能力是重點,至於如何管理資金,反倒並不是最重要、最能體現技術含量的方面;第三,要關注受託人的市場口碑和服務品質,家族信託的成立只是開始,後續貫穿始終的服務是核心。”家族信託專家周劍平表示。

  業內人士建議,委託人在設立家族信託時,可考慮引入專業律師進行顧問支援。財産來源和可處置性要清晰,並慎重選擇受益人,避免與相關法律衝突。

  王燕娛提醒,國內家族信託才剛剛興起,在前景看好的同時,也需注意國內家族信託還缺乏相關經驗的積累,即便模式上可以參考國外市場經驗,但在實際操作中的經驗積累卻需要較長時間,家族信託在國內的運作和效用有待驗證。(經濟日報記者 常艷軍)

[責任編輯:李振]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