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IT

彩電價格集體飆漲:網際網路電視價格戰淡化

2017年02月23日 10:56:0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字號:    

  本報記者 倪雨晴 廣州報道

  從網際網路電視的價格戰到各尺寸應聲漲價,彩電業的“價格觀”在2016年發生了轉變。隨著面板、原材料、人工等費用的持續增長,從2月份開始,彩電迎來新一輪的漲價潮。

  2月22日,根據調研機構群智諮詢的最新數據,2月份電視面板整體需求疲弱,但是大尺寸尤其是UHD(超高清)面板備貨依然強勁。這意味著此番漲價將集中在大尺寸的高端産品,業內預測,3月初廠商們將集體上漲。

  以小米電視為例,2017年以來,已經三次提價。最近一次公佈漲價是在2月11日,小米電視3s60吋和65吋影院版上調至4799元和6699元,分別上漲了300元和700元;2月8日和1月初,3s 48吋和55吋均有上調,目前兩者累計上漲了600元和500元。其中,48吋漲幅高達30%,其餘尺寸漲幅均超5%。

  漲價的理由集中在面板等主要元器件的成本上漲與匯率波動上,面板廠商利好的同時,品牌商仍舊面臨著供需關係波動的挑戰和盈利難題。

  面板結構性漲價

  佔據著電視一半以上成本的螢幕決定了産品價格的走向,面板售價一路狂奔,彩電市場價不得不一漲再漲。

  TCL廣州銷售部管理人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還沒有收到總部的漲價通知,按市場行情來看近期會再次上漲,因為螢幕、人員、運輸、原材料等各項費用都在上漲。其中,小尺寸面板前期漲幅超過大尺寸,現在大尺寸面板需求增長,這次漲價至少會跟上面板漲幅。”

  另一位TCL銷售部人士向記者表示,“年前就TCL電視來説,平均上漲了300元,再次漲價預計會在此基礎上再漲300元左右。”

  這一訊息也已在終端商鋪中有了反饋。廣州蘇寧易購客村店的彩電銷售人員告訴記者,3月份部分彩電産品就要開始漲價,年前32吋、43吋等小尺寸漲幅較大,現在大尺寸電視很快就要上漲。記者在走訪廣州市多家賣場時發現,32吋電視售價已均在1000元以上,針對大尺寸電視有較多促銷活動,價格基本維持在年前水準。

  “面板漲價是結構性的,65吋和部分UHD産品可能下個月繼續上漲,小尺寸目前價格平穩。”群智諮詢副總經理李亞琴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根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調查數據顯示,32吋面板價格維持,因為整機廠商獲利艱難紛紛調減需求,同時面板廠也持續減少産出,市場供需趨於平衡;受SDC(三星螢幕公司)7代線關閉及SDP(堺面板廠) 面板斷供影響,40吋實際供應能力大幅減弱,廠商紛紛轉向更大尺寸面板。

  大尺寸方面,49吋面板受生産成本因素影響,廠商規劃不積極,而50吋在G7.5代線受到75吋産能排擠,群創G8.6代線尚未實現規模量産,供需依然偏緊;65吋在2月份漲幅最大,單價上漲了10美金,考慮到獲利和供應因素,品牌廠商對於大尺寸備貨依然積極,但是産能受限,價格增長還在持續。

  儘管面板産業具有週期性,但是此番價格飆漲依舊讓從業者始料未及。在創維旗下酷開公司董事長王志國看來,面板價格上漲已經接近了天花板,“市面上不論大小尺寸,電視的漲幅大概在10%左右。酷開接下來是否會漲價,我們還在衡量,目前面板的價格已經非常接近我們定的價格底線。”

  網際網路電視挑戰最大

  在彩電的漲價潮中,網際網路品牌率先出手,2月份就漲價兩回的小米很激進。也從側面反映了經營的壓力,原本網際網路品牌以低價打市場的思路受到影響。

  “我們對價格上漲的容忍度會大一點,因為背靠創維,可以共用面板的資源儲備,有一定的反應時間,但是利潤肯定受到影響。今年的漲價太出人意料,從小尺寸漲到大尺寸,現在還沒有停下來的趨勢,”王志國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今年網際網路品牌在利潤上都危險,我們也虧損,虧得還不少。現在的環境對經營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因為費用率沒有下降,利潤率卻已經開始大幅下滑。”

  李亞琴也指出,不僅面板價格連續上漲,記憶體件也在上漲,在整體材料成本上漲的壓力下,低價的競爭很難堅持。不僅是網際網路品牌,在成本增高的情況下,傳統的廠商也存在壓力。

  李亞琴表示:“最大的問題是,幾乎所有的整機廠都面臨著非常大的盈利壓力,彩電行業的經營形勢還是很嚴峻。此外,漲價過後,後續的需求並不是那麼樂觀,我們預計今年中國的市場是負增長。全球來看,因為美元一直強勢升值,雖然近期穩定,但是升值後對新興國家的需求是有抑制的。”

  彩電行業的低迷從龍頭公司的財報就可以一目了然,近幾年始終保持凈利潤增長的只有海信和創維,更多的公司在正負之間波動。

  除了利潤的壓力,王志國認為,彩電的漲價還帶來了兩方面的影響,“首先,使得價格趨於理性,網際網路品牌低價進入市場時,虧損會有預算,現在超出預算調高價格,對銷量會有一定的抑制,市場會平穩一些。另一方面,對於廠家而言,産品結構會發生優化和改變,往大尺寸和高端化走,相比較之下大尺寸的抗風險能力還是會強一些。”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