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IT

“排片率”爭議折射電影産業困境

2016年11月22日 11:10:44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自馮小剛質疑萬達排片率過低後,又牽扯出馮導與華誼的對賭協議;而這背後,其實是上市影視公司長期享受著高估值,致使部分收購等決策失之激進,導致中小投資者為此買單。

  11月18日,電影《我不是潘金蓮》上映首日,導演馮小剛發文質疑萬達排片率過低,並指出,萬達此舉的原因是對華誼兄弟挖走公司高管不滿。媒體報道也顯示,包括馮小剛執導的上述電影在內,此前華誼兄弟投資的多部電影在萬達院線的排片率都低於市場平均水準。

  上述事件涉及的三方,包括國內的著名導演、龍頭院線、龍頭電影公司,由此引發的討論則包括影片本身、院線排片規則,甚至也牽扯到了馮小剛與華誼的對賭協議。事實上,伴隨著中國電影市場近幾年的高速發展,新的趨勢和矛盾也在不斷顯現,在這個大背景下,“排片率”事件看似個案,實則不然。

  首先,馮小剛出面指責萬達擠兌華誼,的確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其與華誼的對賭協議,而對賭協議的背後,是上市的影視公司長期享受著高估值。去年年底,華誼斥資10.5億元收購浙江美拉傳媒70%股權,美拉傳媒與華誼兄弟簽下對賭協議,馮小剛等兩名股東承諾2016年不低於1個億的凈利潤,而從華誼的半年報看,2016年上半年,美拉傳媒凈利潤只有3535萬元,業績壓力較為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收購一度面臨著估值過高的爭議,這反映了我國電影産業當下面臨的一個問題,即以上市公司為代表的影視公司近幾年享受著資本市場給予的過高估值,部分上市公司的收購等決策因此失之激進,而為此買單的卻可能是中小投資者。

  其次,馮小剛指出的排片率過低問題,針對的是萬達“擠兌”華誼,但也具有普遍的現實意義。例如,在萬達“擠兌”華誼的同時,《我不是潘金蓮》的投資方耀萊旗下院線卻給了這部電影遠超市場均值的排片率,這是不是也涉嫌擠兌其他影片?目前我國的院線還比較分散,規模偏小,萬達作為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的院線,其佔有的市場份額也僅在15%左右,遠遠談不上壟斷。不過,隨著電影行業集中度的快速提高,特別是大型影視公司在影視全産業鏈上的佈局,的確應該防止小型製片廠或小型院線受到排擠。在這方面,美國的經驗是將大型電影公司和旗下院線剝離,至少要確保兩塊業務的獨立性。

  最後一點,目前我國電影公司過度依賴票房收入,這也使得電影公司、導演對排片率的高低比較敏感。一部電影帶來的收入,部分來自院線票房,部分來自後續播出的版權費用。在我國,電影票房收入佔比高達80%,版權收入只有20%,而在以北美市場為代表的成熟電影市場,60%到70%的收入來自版權費用,票房收入只佔30%左右。事實上,足夠高的版權收入佔比是衡量電影市場成熟度的重要標誌之一,也是未來中國電影市場發展最重要的驅動力,尤其是對於高品質的藝術片來講,其重復性、持久性消費的特點,決定了其必須依賴規範的版權市場。

  中國電影産業要用40年或50年走完北美100年走過的路,發展速度必然更快,問題和矛盾也必然更突出,更容易集中爆發。從資本市場給予的超高估值,到可能出現的行業壟斷,再到對票房收入的過度依賴,由此滋生的各類問題既需要時間來消化,更需要市場主體的監管和自律。

  □楊國英(中國金融智庫研究員)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