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IT

格力電器鉅資押寶跨界造車 多元化轉型存憂

2016年10月09日 09:27:28  來源:經濟觀察報
字號:    

  從3月6日 格力電器 (000651.SZ)發佈停牌公告稱擬籌劃發行股份收購格力同處珠海的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到8月23日格力連發35條公告披露收購詳情並表示將作價130億元購買銀隆新能源100%股權,董明珠執掌的格力電器成為家電行業捲土重來造車的標誌。

  十年之前,國內家電企業就曾經掀起過一波轟轟烈烈的“造車”運動,但結局卻並沒有那麼美好,大部分跨界者在短短三兩年便紛紛以失敗告終。十年之後,家電企業造車熱潮再度捲土重來,跨界的理由在於新能源汽車的歷史機遇。此前創維創始人黃宏生的第二次創業就把目光放在新能源造車領域——南京金龍已經在新能源客車領域擁有一席之地;擁有家電行業背景的春蘭也進入了造車領域,重心仍然是新能源汽車。

  這股熱潮背後的邏輯並不難理解。在當前的市場大環境下,家電領域的市場空間已經愈發有限,天花板漸現。如何將家電製造業的製造實力和研發優勢轉嫁並向外延擴張,新能源汽車可能是最好的選擇之一。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別達17.7萬輛和1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5%和126.9%。這樣的高增長趨勢和空間,也使得春蘭、樂視、格力等外來者紛紛以不同形式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

  作為上市公司,格力電器的造車之路從兼併收購開始,增發也不可避免的伴隨而來。8月18日晚,格力電器發佈收購銀隆、增發股份等系列資訊,表示將以發行股份方式收購新能源公司珠海銀隆100%股權的提案,交易價格為130億元。收購完成後,銀隆新能源將成為格力電器的全資子公司。而為了彰顯信心並回應股東的質疑,除原定方案外,格力同時增發100億元人民幣進行配套融資,格力電器CEO董明珠通過自有資金近10億元人民幣參與了這場增發。

  但外界對於這場高達130億元的“昂貴收購”評價不一。8月25日晚間,就本次並購涉及到的交易方案、交易對手方和交易標的三個層面,深圳證券交易所向格力電器董事會發佈了《關於對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組問詢函》,要求格力電器做出書面説明,並於9月1日前進行回復。而對於現金流極度充裕的格力電器而言,選擇低價大規模增發來擴大公司股本的舉動也被認為攤薄了現有股東權益,讓外界質疑不斷。

  董明珠卻不以為然,她更看重銀隆的核心競爭力“鈦酸鋰電池技術”,而銀隆對於董明珠而言最大的價值便是電池資源和儲能技術。從目前格力造車的進展來看,董明珠選擇的新能源汽車的路線摒棄了現有汽車行業的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的路線,而是另辟蹊徑地選擇了並不主流的鈦酸鋰電池技術路線。“鈦酸鋰(電池)具有安全、使用壽命長、充電快等優點,但是此前因為沒有進入國家補貼的目錄和續航里程短的因素,並不被汽車行業所看好。”一位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技術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鈦酸鋰已經可以享受同等補貼的條件,續航里程短的問題也可以通過技術升級慢慢解決。”

  “鈦酸鋰電池和銀隆(新能源)是被埋在沙子裏的金子,我們要做把金子從沙子裏刨出來的人。”董明珠表示,格力電器在電控、智慧製造、電機、精密模具等方面已經充分佈局,生産電動汽車所需要三大電(電池、電機、電控)中,除電池以外的零部件都可以與銀隆快速匹配供應並與銀隆産生協同效應。上述種種便是董明珠真正願意豪賭新能源汽車的答案。

  但是在涉足造車行業之後呢?格力電器能否真的能夠在跨界之後如願嫁接自己的原有優勢呢?目前新能源造車門檻在不斷提升,面對行業標準不斷改變、補貼下降的趨勢,格力作為跨界造車者的時間窗口和上升通道都在變得越來越小。作為新能源汽車後來的“淘金者”,格力電器沒有任何犯錯誤的機會。

  按照董明珠的説法,格力電器造車並非追逐熱點,銀隆的電池技術跟格力未來的光伏空調和家庭能源管理中心的戰略可以形成互補效應是她選擇跨界造車的根本動力。“我不是想造車,我是想要新能源技術。”在董明珠看來,格力所有的多元化選擇是協同的,都離不開電,“空調、手機和電動汽車都需要電,未來手機可能成為智慧控制終端,汽車更是所有電器的一個集合體。”

  但不容忽視的是,格力電器並沒有繞過造車這一環節,新能源汽車廣闊的前景和巨大的市場空間給了董明珠難以想像的空間並讓格力電器難以割捨。但對於傳統造車門檻沒有敬畏之心的董明珠語出驚人,她認為“汽車底盤技術根本不是問題,沒有任何門檻”。

  而另外一個生動的例子卻是,在今年上半年,同樣做磷酸鐵鋰電池原材料起家的一家上市公司曾經為造車投入鉅資進行跨界收購,但近期也傳言造車的難度比其預想的大。即使是 比亞迪 董事長王傳福也曾對記者透露,剛剛從電池行業進入汽車行業遠時面對的困難遠比自己當初想像時難得多。

  繼涉足智慧手機後,格力電器多元化跨界的關鍵一步到底邁得如何?世界上諸多跨國企業在多元化擴張的路上多有死在“外行”的路上,格力能否成為例外並掘金造車之路?董明珠和格力都必須用實際行動來回答。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