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IT

微信謠言玩起“偽裝術”

2016年04月14日 10:18: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原標題:微信謠言玩起“偽裝術”

  人民視覺

  造謠又出新“套路”

  家住北京海淀的趙女士前些天在朋友圈看到一條消息:將84消毒液與潔廁靈混合使用,會産生大量氯氣,使人中毒,此前已經有人因此喪命!保險起見,趙女士趕緊將剛剛購買的一瓶潔廁靈丟掉,並立刻將此消息分享到朋友圈和親友群,轉發時還加了一句:“速速擴散!不然會喪命!”

  事實上,趙女士轉發的這條資訊,在近日由中山大學大數據傳播實驗室聯合微信安全團隊發佈的《微信年度謠言分析報告(2016)》中,已被列為年度五大謠言。權威媒體辟過謠:使用84消毒液和潔廁精雖會有氯氣,但不可能一次倒入很多,人聞到氯氣後會本能進行躲避。

  驚悚的標題、誇張的配圖、極具親和力的敘事方式,已經成為近期微信謠言的“標配”,“現在的微信謠言偽裝術越來越‘高明’,標題吸引眼球讓人有‘點’的衝動,內容看似權威讓人有‘轉’的慾望。”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分析。

  另外,謠言在發佈時間上也學會了“精準投放”。報告指出,一天中的傍晚、一週中的週四、一年中的寒暑假,已經成為微信謠言爆發的高峰期。“這些時間往往是人們比較放鬆、休閒的時間,謠言可以‘乘虛而入’,獲取人們的信任。”張志安説。

  “政經類謠言數量有大幅度增加。”報告主創之一、中山大學大數據傳播實驗室副主任何淩南表示,微信用戶關注的議題中,涉及社會秩序、政策、經濟狀況的失實類報道在微信謠言中佔比最高,達到31.4%。

  “老謠”頻頻翻“新傳”

  WiFi輻射會殺傷人體細胞;植物油做飯可致癌;吃豬血鴨血能除體內霾;豬肉里長鉤蟲,高溫殺不死……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以上“著名”謠言雖已被權威機構反覆證偽,但在微信平臺仍有市場,不少受訪者表示“寧信其有,不信其無”。

  “這是網民對某些現實生活問題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張志安認為,在辟謠資訊尚未抵達的情況下,從人的本能來講,如果選擇不信,網民害怕自己可能會付出更高成本。

  “線上某類謠言的氾濫,可能反映線下公眾生活的真實狀態。”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副秘書長劉鵬飛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比如食品安全問題,正因為這方面負面案例頻發,公眾對此類謠言的抵抗能力才這麼脆弱。”

  今年春節期間,“上海女孩逃離江西”“東北農村禮樂崩壞”兩條謠言,經大量公眾號轉載,在微信平臺廣泛傳播,造成惡劣影響。“部分自媒體缺乏核實資訊的習慣與素養,綁架公眾情緒,專業媒體反應遲緩,給謠言傳播帶來可乘之機。”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朱春陽看來,權威媒體在焦點問題上的缺位,造成了有些謠言比真相跑得還快。

  最新數據顯示,微信活躍用戶已超7億,劉鵬飛認為,因傳播平臺體量大,微信已經成為造謠者投放不實資訊的首選場域。“微信相對封閉,不易與外部資訊相互補充、印證,也給辟謠造成更多困難。”

  辟謠機制要健全

  “幾億人不知道的秘密”“轉發一次拯救N人”“屬X(生肖)的注意啦”……前不久,問答平臺“知乎”用戶自發總結了微信謠言標題的十大慣用句式,幫助人們辨別資訊真偽。“句式套路的相對固定,包括‘老謠新傳’現象,顯示了行銷類賬號造謠能力漸趨‘枯竭’。”朱春陽認為,精英用戶的示範與引導,對提升整個微信用戶群體的媒介素養有積極意義。

  何淩南認為,某一謠言的氾濫正集中反映了公眾對某一類問題的焦慮。從某個角度看,它是現實問題的“晴雨錶”,可以倒逼政府部門、企業、行業組織出臺應對措施。

  2014年8月,國家網信辦出臺《即時通信工具公眾資訊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後,涉恐、涉暴、涉黃類資訊明顯減少,微信平臺的時政資訊傳播渠道逐漸清朗。張志安認為,參照以往經驗,相關部門對近期謠言密集出現的生活類資訊,還需提高監管上的適應性,“公眾舉報、平臺處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對故意利用謠言進行行銷傳播的賬號和機構必須依法嚴肅處理。”

  劉鵬飛認為,政府部門的資訊發佈與網路辟謠也有必要改進,“公共服務的重要部門應該建立專門的辟謠應急和調查部門,在政務新媒體的設計上,增強互動性,建立健全網路謠言資訊監測、預警、分析、調查、研判、回應的機制。”

[責任編輯:雍紫薇]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