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國際資訊

諾獎得主:摧毀就業而言 全球化遠比不了機器人

2016年12月26日 09:26:39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字號:    

  (原標題:諾獎得主:摧毀就業而言,全球化遠遠比不了機器人)

  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Angus Deaton警告稱,機器人和自動化的增長,可能會消滅全球各地數以百萬計的就業機會。

  全球化?沒那麼可怕

  Deaton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他認為機器人對美國就業問題的威脅,要更甚于全球化。

  有說法認為,特朗普反對全球化的言論,對于其奪得美國總統選舉的勝利功不可沒。而Deaton認為,“對我來說,全球化的危害並非是最優先需要考慮的。我覺得,十億人因為全球化而已經擺脫了貧困,這個事實很難被忽略。我認為全球化的威脅不會像機器人這麼大。”

  很難想像扎克伯格的Facebook盈利的時候會使任何人變窮。但無人駕駛汽車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機器人來勢洶洶

  白宮周二宣布的研究報告指出,機器人和人工智能(AI)技術有可能提高生產力,但增加財富分配的不平等,並會消滅數百萬的就業機會。

  這意味著自動化將繼續對這一群體的需求產生下行壓力,對工資產生下行壓力,對不平等程度產生上行壓力。長期可能有不同或更大的影響。

  信息技術市場的“贏家通吃”的性質,意味著只有少數企業會主導市場。

  如果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不能轉化為工資增長,那麼機器人所帶來的巨大經濟收益僅僅使少數人受益,而不會產生工人和消費者廣泛共享的繁榮,這可能減少競爭和加大貧富差距。

  世界經濟論壇(WEF)在今年年初預測了“第四次工業革命”,因為自動化和機器人改變了全球經濟和我們的工作方式。WEF預計,到2020年將有500萬個就業機會被消滅。

  花旗和牛津大學的一項深入研究也發現,中國77%的工作崗位,和OECD成員國57%的工作崗位,都將因為自動化程度提升為面臨風險。

  變化已經逐步顯現。

  富士康是蘋果,谷歌,亞馬遜的主要供應商,也是世界第十大雇主,已經用機器人取代了6萬名工人。

  全球十大雇主中的另兩家,沃爾瑪和美國國防部,則都在使用無人機,分別用于貨運和監控。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