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露崢嶸的“特朗普經濟學”,正以其不確定性給世界經濟帶來新挑戰。
“特朗普經濟學”的最大特點就是“美國第一”,這被很多經濟學家批評帶有強烈保護主義色彩。特朗普本人也不諱言這一點,在競選期間,他公開宣稱,上臺後將廢除美加墨自由貿易協定,在美墨邊境建立隔離墻,還要墨西哥出錢;他對中國也頗多指責,認為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聲稱要對中國商品徵收45%的關稅,目的是讓製造業回流美國。
為在慘烈大選中獲勝,西方政治家往往劍走偏鋒、漫天許諾。從這個角度看,特朗普選前可以大膽承諾,選後未必就會真正兌現。這從他當選後在醫改、邊境墻等一系列問題上的軟化態度,即可見一斑。但如果説他會完全拋棄保護主義,未免也太樂觀了一點,他對TPP的斷然拋棄已是一個證明。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之所以能上臺,與美國社會的逆全球化思潮有著莫大關係。具體表現在,很多民眾,也包括不少政客名流都認為,全球化給美國帶來的更多是損失而不是收益,因此對自由貿易有強烈的抵觸情緒。所以,我們看到,在過去幾年,美國對WTO多哈回合頗多抵觸,對海外商品進口揮舞大棒。很不幸地,“中國製造”也成為美國保護主義的最大受害者。
“特朗普經濟學”以及背後的逆全球化思潮,其實也是西方世界對全球化態度日益保守的一個縮影。在英國,之所以全民公投選擇了脫離歐洲,英國人尤其是英國老年人,對全球化不滿是一個重要原因;在德國,中國正常的商業並購已多次受阻,則與德國保護主義抬頭密不可分。
“特朗普經濟學”的示範效應,將使世界經濟面臨新的衝擊。如果“美國第一”一些舉措付諸實施,不排除發生激烈貿易衝突的可能。毫無疑問,中國出口將會受到衝擊,中國必須有所準備。而且,作為世界第一大國美國的保護主義行為,將誘發更多國家採取類似的以鄰為壑措施,世界貿易將蒙受重創,本就隱患重重的世界經濟將可能陷入新的危機。
必須看到,全球化已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世界已成為一個地球村,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自存在和發展。與潮流相逆,短期內可能有利於自身經濟發展,但其本質是飲鴆止渴,必然對本國可持續發展帶來致命打擊;而且,處處本國第一,意味國際責任和擔當的缺失,還有何道義去指責別國?
特朗普是一個聰明人,他最終的目標是“讓美國重新強大”,閉關鎖國、孤立主義只會適得其反。這是一個合作共贏的世界,中美合作是唯一正確的選擇,這也是中美兩個大國不可推卸的國際責任。也許,特朗普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他高舉的大棒會輕輕落下。但世界特別是中國須做好準備,特朗普未必會輕易放棄他的核心理念,更可能的是,要經過一系列的反思或碰壁後,他才會最終認識到這一點。只是,美國和世界,都會付出一番代價。(劉洪)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