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國際資訊

美媒:2030年,中國1/3人口進入中産階層

2016年11月04日 11:03:14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11月3日報道,原題:中國將在2030年成為中等收入國家,汽車、奢侈品和醫療消費支出都將增加 新研究顯示,按收入衡量,中國將在2030年成為中産社會。《經濟學人》智庫本週三發佈的報告稱,就每人平均消費而言,第二大經濟體正處於早期至中期發展階段。但隨著低收入人口比例逐漸縮小,約3/4中國人可能在15年內被定義為“中等收入”群體。去年低收入中國人幾乎佔其總人口的40%,但隨著更多人躋身中低收入行列,該比例將在2030年降至11%。屆時,中上收入群體比例將從去年的7.1%增至19.7%,高收入個人的比例將從去年的2.6%增至14.5%。

  報告稱,“過去,中國的經濟增長依賴政府鉅額投資。但未來,滿足迅速壯大且有更高期望值的中産群體的需求,將成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高收入和中高收入消費者將仍集中于城市,尤其是京滬廣深等一線城市,“未來15年內,這幾個城市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超過20萬元的居民都將增長1倍,上海(的高收入群體)將超過千萬大關。

  內陸城市的高收入居民人數亦將顯示出強勁增長。15年內,重慶的該群體人數將幾乎是目前的10倍,成都、西安和長沙等內陸省會城市也將出現類似增長。隨著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富裕,他們將更加追求高品質的商品和服務。(作者奈什卡·錢德勒)

  香港《南華早報》11月3日文章 到2030年,中國內地人口的中産階層比例將超過1/3,令消費開支達到歐盟目前的水準。屆時約35%的內地人口每年將獲得1萬美元以上的可支配收入,目前該比例僅為10%左右。報告預測,私人消費(包括購買商品、服務和房租等)年均將增長5.5%,超過同期中國GDP增速。該智庫中國分析師王丹(音)説,“就購買力而言,預測2030年中國個人消費者將大致類似于目前的韓國,或2000年時的美國。”

  報告按年可支配收入將中國內地消費者分為4類:低收入(低於1.3萬元)、中低收入(1.3萬至6.7萬元)、中上收入(6.7萬至20萬元)和高收入(20萬元以上)。其中,中上收入消費者被定義為能買車、品牌商品以及在一二線城市的購房者,高收入消費者能買得起金融服務、境外旅遊和高端消費品及服務。

  許多國際機構近來都發佈有關中國中産階層日漸壯大的類似報告。但專家説,儘管中國老百姓和政府的財富都在增加,但一些海外觀察家對相關增幅估計過高。(作者左茂紅,王會聰譯)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