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國際資訊

美媒稱中國石油進口量猛增:"石油子弟"將成歷史

2016年10月24日 09:24:32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核心提示:大慶有中國最大的油田,該市的困境映射出了中國所面臨的一個更大的現實:曾是主要石油出口國的中國現在已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凈進口國之一。

  參考消息網10月23日報道 美媒稱,周波(音)生來就是一名石油人,他的父母在中國東北部城市大慶的一家國有石油公司工作。小時候,他至少有一個暑假是跟著當石油工程師的父親在執行勘探任務的過程中度過,學校操場旁邊矗立著嗡嗡作響的油泵,強調穩定産量的宣傳海報隨處可見。如今,周波即將大學畢業,父母本希望他在老家的石油行業工作,但現在隨著國內石油産量下降,大慶油田的石油供應即將枯竭,他們正重新考慮這個問題。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月20日報道,大慶有中國最大的油田,該市的困境映射出了中國所面臨的一個更大的現實:曾是主要石油出口國的中國現在已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凈進口國之一。大慶等油田日漸老化,開採成本增加,而從其他地方購買石油往往更划算,而且要滿足不斷上升的需求的話也必須這麼做。

  報道稱,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汽車銷量不斷上升,從而推高了汽油銷量。隨著居民收入增加,越來越多的人負擔得起飛機出行,對航油的需求也頗為強勁。在很多方面,大慶都體現出了這些變化。

  1959年,大慶油田的發現令全國一片歡騰。在那之後的幾十年裏,大慶的年輕人追隨著先輩的足跡,他們註定在石油行業工作,經常被人稱為“油田子弟”。石油工人被當做民族英雄,他們的事跡出現在教科書、戲劇和歌曲中,大慶本身也成了毅力和工業進步的民族象徵。

  報道稱,大慶希望將這種遺産能流傳下去。如今,造型優美的石油博物館讓人想起了這座城市昔日的輝煌,該市的石油大學懸挂著稱讚大慶精神的題詞,私人輔導學校的廣告上也列著專門針對想在石油行業找工作的人的課程。但隨著油價不到其持續多年的巔峰水準的一半,大慶的石油繁榮已經大半煙消雲散,油田産量在大約20年前達到巔峰水準後慢慢下降。經營該油田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通報稱,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同比下降98%。公司稱這是其“上市以來最困難的時期”,中國其他的大石油公司同期也出現了虧損。在更廣泛的層面上,據中國的經濟規劃機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稱,2016年上半年,中國原油産量同比下降4.8%。

  尤其在大慶,形勢變得非常嚴峻。今年3月,大慶油田交出了一份慘澹的成績單:僅在今年頭兩個月,油田的虧損便超過50億元。大慶油田原黨委書記姜萬春認為,巨虧的原因是全球原油價格低迷,生産成本幾乎和全球市場上的油價相當,導致利潤空間非常小。

  報道稱,如果保持當前的産油水準,大慶油田大約五年後便會徹底枯竭。總部設在倫敦的市場研究公司Energy Aspects預計,今年大慶的石油産量將下降7.2%,是過去20年裏的最大跌幅。大慶的經濟大約一半依靠石油收入,在這種情況下,油田表現不佳給大慶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打擊。

  報道稱,為了彌補不斷下跌的國內産量,中國將原油進口的規模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準。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原油進口量同比增長14%,使得中國對外國石油的依存度高達64%。這些交易主要是一批私人煉油廠所驅動,它們在去年獲得了原油進口配額,此舉是北京為了削弱國有能源公司對市場的壟斷而採取的多項措施之一。

  因為規模小,這些煉油廠被稱作“茶壺煉油廠”,由於市場份額有限,它們一直舉步維艱,但有了原油進口許可後,它們馬上開始利用低廉的全球油價,獲得更優質的原油也意味著它們能夠更平等地與國有巨頭競爭。“茶壺煉油廠”的崛起對國內外都有影響。

  Energy Aspects的分析師米夏爾·邁丹表示,全球的石油生産商可能都會受益,因為他們有了進入中國市場的新途徑,這是對全球石油市場的刺激。

  報道稱,而在中國國內,這些變化加劇了原本就困難重重的國有石油公司的壓力。對周波一家來説,這意味著以大慶油田為中心的生活可能無法再繼續下去了,“石油子弟”這個説法很快也將成為歷史。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