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稱,中國經濟整體上出現減速傾向,但仔細觀察,會發現其以個人消費為基礎的強勁一面。日本企業需要注意不斷增大的風險,同時拿出吸納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內需的切實戰略。
《日本經濟新聞》8月23日發表一篇題為《日本企業應該制定吸納中國內需的戰略》的社論稱,1至6月中國國內生産總值比上年同期增長6.7%。這是進入本世紀以來,以半年為期的最低增長率。曾經拉動快速經濟發展的投資增長率也出現衰減,出口則繼續減少。不過零售總額實際增長9.7%,個人消費勢頭強勁。例如,1至7月新車銷售數量比上年同期增長9.8%。旅遊支出也在增長,就像赴日遊客增多所顯示出的那樣。由於人員經費高漲,促使生産合理化的工業設備需求旺盛。
文章稱,在中國市場上獲利的日本企業為數不少。日本銀行的國際收支統計顯示,通過對華直接投資,日本企業在2015年獲取的收益達到1.393萬億日元,比上年增長10%。
據認為,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出現的日元貶值是一個很大因素,但是可以認為,撇開建築設備等低迷行業,日本企業還是確保了收益。
文章稱,令人擔心的是,從日本整個産業界看,其開拓中國市場的意願似乎在降低。據統計,2015年日本對中國的新增直接投資,比高峰時候的2012年下降了一半多。
今年發佈的“貿易白皮書”指出,日本企業對中國市場的變化沒有完全適應,中國市場對提高生活品質的産品和服務及安全食品的需求在迅速擴大,但日本企業在滿足這些需求方面卻行動遲緩。
文章稱,過剩産能和過度債務等中國經濟中的風險因素不容樂觀。中日之間政治上的摩擦也不斷。日本企業需要認識到這些問題,同時看準增長點,拿出開拓市場的智慧和動力。(編譯/劉潔秋)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