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國際資訊

奧運“紅利”能否拯救巴西經濟?

2016年08月17日 08:32:19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裏約熱內盧8月16日電 題:奧運“紅利”能否拯救巴西經濟?

  新華社記者趙焱 陳威華

  七年前的哥本哈根,非凡之城裏約熱內盧成功將奧運會首次帶到了南美大陸,當時的巴西經濟處於上升期,國家希望用一次全球性的盛會將國家形象進一步提升;然而七年後的今天,巴西受到全球性經濟危機影響,經濟出現衰退,甚至裏約州都遭遇財政窘境。巴西政府克服重重困難,使奧運會順利舉行,期待奧運經濟帶來的“紅利”能給巴西帶來曙光。

  短期的“強心針”

  奧運經濟的短期效應主要集中在申奧成功到奧運舉辦前以及奧運會舉辦期間。在裏約申奧成功後,巴西智庫之一管理機構基金會(FIA)發佈了一份研究報告,稱舉辦2016年奧運會將使巴西國內生産總值在2009年到2016年間累積增長41.6%,工作崗位數量累積增加53.1%,平均每年新增12萬個就業崗位,巴西全國工資總量將累積增長50.9%。

  7年後的今天,巴西經濟的衰退無法達到當初預期的效果,但同一機構的報告顯示,巴西國內有55個行業從舉辦奧運會中獲益,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産、服務業、石油和天然氣行業、交通運輸、通訊等行業受益最多。

  作為獲益最多的基礎設施建設,裏約西部的巴哈區已經成功得到改造,包括場館建設、道路交通改造、房地産在內的項目得到十多億美元的政府投資,雖然建築行業的獲利在賽前已經結束,但巴哈區成為新興的金融、娛樂和休閒中心將在奧運後繼續“吸金”。

  旅遊業是最直接的受益行業,2014年世界盃的舉辦就曾讓巴西在2008年至2014年間海外旅遊業市場年收入從每年的12.6億美元飆升到21億美元,如今迎來奧運,預計有40萬海外遊客來到巴西,除了賽事期間場館區內的酒店、餐飲和服務業外,裏約作為全球知名的旅遊城市,主要景點的收入不可低估,同時遠道而來的遊客們還拉動了航空業的增長。

  在今年4、5月份時還令組委會擔心的門票銷售,到賽前出現了爆發,在距離奧運開幕還有兩周時,奧運會門票收入已經達到9.6億雷亞爾(約合3億美元),超過此前計劃收入總額的92%,而開賽以來,每天都有大批觀眾在場館門口臨時購票,沙排、游泳以及足球和排球熱門場次都已經一票難求,甚至開賽一週就沒收了1.2萬張“黃牛票”。裏約奧組委發言人安德拉達説,到8月10日裏約奧運門票已經售出500萬張,相當於總量的82%。

  雖然奧運期間巴西一些工廠和企業放假,對工業産值有所影響,也會抵消一部分奧運期間創造的收益,但巴西股市在奧運前後已經連續9周上漲,創下2009年以來最長連漲期。這主要得益於大宗商品價格反彈使鋼鐵行業和石油企業回暖,也許奧運的東風能夠將這一良好勢頭繼續吹到各個行業。

  期待長期效應

  當然奧運的“紅利”並不局限于直接收入,對一個國家長期的經濟推動作用是更被看中的,比如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總收入為20.9億歐元,然而2005年希臘旅遊業的收入高達110億歐元,佔到國內生産總值的6.1%。新加坡國立大學經濟係教授馬科斯·布魯克內爾和歐洲大學研究院教授艾維·帕帕在分析了188個國家的統計數據後認為奧運會在宏觀經濟和長期經濟發展上都將對主辦國産生積極影響。顯然,裏約奧運也會給巴西帶來可觀的“奧運遺産”。

  現在已經可以看到的“遺産”同樣集中在基礎設施方面,國際評級機構穆迪的副總裁芭芭拉·馬托斯認為:“與奧運會相關的投資給主辦城市的交通等基礎設施帶來長期改善,比如4號線地鐵連接了裏約南區和奧運會主賽區巴哈區,而城市輕軌讓老城區重新煥發活力。”

  同樣,為奧運新建的酒店、改造的機場都對將對未來旅遊業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將扭轉裏約酒店設施陳舊、很多遊客還不得不住到貧民窟客棧的狀況,給非凡之城今後的發展鋪好道路。

  巴西資源豐富,是一個原材料出口大國,奧運會讓更多的外國人增進了對巴西的了解,在奧運期間吃個巴西烤肉、黑豆飯,或者品嘗豐富的水果一定都給旅遊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巴西的農産品出口留下無限商機。

  不過巴西智庫瓦加斯基金會體育行銷研究員佩德羅·特倫格魯斯説:“首先裏約奧運會要保證成功舉行,如果出現特殊事件,將影響裏約的城市形象以及巴西的國家形象,進而對巴西的長期投資環境産生負面影響。”

  國際和國內的預期

  巴西國內雖然正在經歷政治危機,但無論哪個政黨執政,聯邦政府對奧運“紅利”都分外期待,希望奧運能夠讓國家人民團結起來共度時艱。裏約奧組委主席努茲曼在奧運聖火採集儀式上就曾表示説:“奧運聖火採集向人們傳遞一個資訊,那就是奧運會將讓我們親愛的巴西團結在一起。”

  2014年1月,裏約奧組委和裏約聯邦大學共同撰寫的報告指出,奧運會將“刺激投資,給本地、本區域和國家經濟都帶來利益。”而裏約市長帕埃斯多次表示:“我對奧運會給巴西帶來的經濟促進作用非常有信心,奧運會的模式與世界盃不同,從預算到執行都沒有耗費巨大資金,工期也沒有太大的延誤,給了巴西一個向全世界展示的機會。”

  不過,國際方面對巴西經濟的前景依然謹慎。穆迪就認為奧運會將給巴西經濟帶來一些積極效應,但阻止巴西經濟的頹勢依然是杯水車薪,芭芭拉·托馬斯説:“基礎設施方面的長久改善和稅收方面的短期增加是主要積極影響,但是奧運之後經濟的衰退依然難以阻止。”

  今年2月份,穆迪取消了巴西的投資級別評級,此前巴西已經失去另外兩大評級機構標普、惠譽的投資級別。顯然,奧運會對巴西重新塑造國際形象,恢復投資者對巴西市場的信心至關重要。

  雖然奧運會前外界對裏約奧運會存在諸多質疑,奧運期間也有一些攻擊巴西的“小插曲”,但巴西代總統特梅爾認為這是國際社會對巴西還有成見,他説:“我希望他們在奧運會後再發表一次意見,奧運會成功舉行後,他們的看法就改變了,巴西的優點也會被認可。就像兩年前世界盃的時候,巴西雖然沒有贏得世界盃,但是贏得了世界。”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