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國際資訊

嬰兒心中也有道德觀 但8塊餅乾能使其道德反轉

2016年08月15日 08:38:28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參考消息網8月14日報道 西媒稱,只要出價夠高,寶寶們也會和魔鬼達成協定。代價就是餅乾的數量。8塊餅乾就可以讓一個還在用紙尿褲的小傢夥屈服。為了得到這麼多塊餅乾,哪怕是12個月大的嬰兒也會去幹壞事。至少這是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系得出的研究結論。設計這一研究的心理學家阿伯·塔希米説,“我想把這項試驗稱為‘與魔鬼的交易’”。

  據西班牙《萬象》月刊6月號文章,探尋嬰兒是非觀念的第一項研究是在2000年進行的。其領導者就是目前塔希米糰隊的卡倫·溫。溫設計了一個幾何圖形爬山的試驗。通過這個簡單的試驗首次從仍不會語言表達的嬰兒身上獲得了有關是非觀的資訊。

  文章稱,區分好與壞從來不是簡單的事。試驗得出的明確信號是,4個月大的嬰兒其大腦甚至還無法控制身體去抓住搖籃的邊緣,卻已經冒出了複雜的思維體系:道德觀。

  這些發現終結了之前的看法,那就是人類像一張白紙一樣來到這個世界。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將人的思維描述成“白板”,人在出生時開始在上面書寫。但是今天,科學界的共識表明,人類出生時,在學會控制小便或者懂得看《天線寶寶》之前,就已經寫下了人類思維最初的語句。

  在卡倫·溫之後,類似試驗層出不窮,而且越來越複雜。木偶、巧克力和貼紙等各種玩意兒都走進了科學家的實驗室。參加試驗的數百名小嬰兒在研究人員的注視下,笑瞇瞇、哼哼哈哈地在各種試驗道具中挑來挑選,研究人員則在一旁記錄下各種微小的細節,比如嬰兒眼睛的活動、微笑的程度,或者在區分“好”與“壞”時他們那胖胖的小胳膊的伸展程度。

  文章稱,在加拿大溫哥華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研究中心,幕布徐徐拉開,一場木偶戲即將上演。這齣戲的主角是三個提線木偶,觀眾是一位有著紅撲撲面孔的9個月大小嬰兒。基莉·哈姆林是這個兒童心理學研究中心的負責人,在由她設計的這個試驗中,小嬰兒露出了他們的第一顆“狡詐”的牙齒。

  試驗分三個動作。幕布拉開後,一隻小貓在玩線球,但總也抓不住。舞臺上出現了另一個木偶——一隻穿著藍色襯衫的小兔子,小兔子總是幫助小貓抓回線球。幕布放下,“壞人”要出場了。同樣的小貓還在玩線球,依然抓不住。另一隻穿不同顏色襯衫的小兔子登場,但這次小兔子扮演了“壞人”角色,它總是抓住線球後帶著線球跑遠。木偶戲演完,研究人員讓嬰兒在“好”木偶和“壞”木偶之間挑選。在參與試驗的188名嬰兒中,166人都選擇了那只“好”兔子。

  文章稱,同樣的試驗重復過多遍,無論出場的是什麼動物形象,也不管穿著什麼顏色的衣服,嬰兒對“好”與“壞”似乎都有共識。統計數據顯示,將胳膊伸向“好人”的嬰兒比例更大。

  試驗進入更加複雜的第二部分,如果“壞人”是嬰兒中間的一員會發生什麼?首先,研究人員讓一隻兔子穿上和嬰兒同樣顏色的褲子,並坐在兔子旁邊,另一隻則沒有。

  實驗開始,研究人員讓嬰兒在兩種餅乾當中挑選。嬰兒高興地挑選,然後饒有興趣地品嘗。甜點過後,他們會觀看一段視頻,裏面有兩個提線木偶。其中一個手裏拿著和嬰兒品嘗過的相同餅乾,並表現出十分喜歡這個餅乾的樣子。另一個木偶則拿著另一種被嬰兒棄之一邊的餅乾,同樣也表現得很高興。哈姆林指出,“這一小小的舉動足以讓嬰兒感知到木偶中的一個是不是跟自己是一夥兒的”。

  文章稱,試驗進入第三部分,發生了不幸的逆轉。嬰兒們看到木偶之間相互大打出手,而且那些與他們穿著相同顏色褲子的木偶是否參與其中對他們來説並不重要。此外,嬰兒們還表現出了對懲罰“壞”木偶的一方的偏愛,即使這樣的木偶可能並不“和他一夥兒”。哈姆林指出,“嬰兒不僅知道區分好與壞,而且已經有了明顯的公正概念”,而且即使是4個月大的嬰兒,對慷慨行為就感到很滿足,付出比收取更能給嬰兒帶來滿足感。此外,組成團體是人類根深蒂固的本性。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兒童研究所的李康博士就兒童撒謊問題進行了多年研究。在這項考驗兒童誠實度的試驗中,孩子們被請到一個房間,讓他們猜測扣放在桌子上的卡片上的數字,然後研究人員離開房間,並要求孩子們不能偷看。在研究人員返回房間並詢問孩子是否偷看了卡片時,孩子們的回答與監控錄影顯示的情況相反。該試驗證明,編謊話的能力在學會係紐扣之前就已經具備了。1/5的兩歲兒童都會撒謊,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編謊技能逐漸提高。李康博士指出,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比大人認為的更早開始撒謊,在他看來,這是聰明的表現。他認為,越早開始撒謊的孩子其智力發展的更快。越聰明並不代表越正直,更不要説是3歲的孩子。

  本文開篇提到的塔希米的試驗其首要目的是,驗證12個月大的嬰兒是否能區分餅乾的多少。參與試驗的嬰兒都選擇了餅乾多的一邊。因此,在這麼大的嬰兒頭腦裏已經存在明確的數量和數字參照。但是,塔希米更進一步地給嬰兒們增添了難度,在試驗場景中引入了好與壞的概念。

  文章稱,嬰兒坐在媽媽腿上,關掉房間的燈,拉開幕布,“演出”開始。一個木偶嘗試打開一個透明塑膠盒子,裏面有一個玩偶。但是幾經嘗試都沒有成功。另一個木偶在它旁邊幫助它。一開始的場景反覆出現,但這一次進入舞臺的木偶一次次地跳上盒子蓋,阻止另一個木偶打開。餅乾在這個時候出場。壞木偶拿出兩塊餅乾,好木偶拿出一塊。令人吃驚的是,80%的嬰兒都選擇了拿出一塊餅乾的好木偶。但是如果壞木偶手中的餅乾增加會發生什麼情況呢?壞木偶手中的餅乾逐漸增多,直到達到決定性的8塊。這個數量終於讓嬰兒心中的“道德”天平發生了傾斜:他們選擇了道德的黑暗面。(完)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