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國際資訊

英媒:中國IT四巨頭挑戰美競爭對手 獲投資者青睞

2016年04月21日 14:26:00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參考消息網4月21日報道英媒稱,雄心勃勃的中國企業早已將尖牙深深地嵌入西方競爭對手的身體。如今,中國已經找到了對付西方王冠上僅剩的寶石之一“FANG”的辦法。“FANG”指Facebook、亞馬遜(Amazon)、Netflix與谷歌(Google)四家網際網路公司(尷尬的是,谷歌已改名為Alphabet)。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4月21日報道,去年,雖然美國股市普遍呈現跌勢,但FANG的股價平均大漲逾70%。

  如今,中國正以自己的四巨頭“BANT”——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網易(Netease)與騰訊(Tencent)——予以回應。

  根據Copley Fund Research公司的數據,自2013年以來,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對中國新“四巨頭”的敞口已經翻了兩番,配置比例超過4%,相當於110億美元。

  Copley創始人史蒂文·霍爾登(Steven Holden)説:“這四家公司包含了網際網路搜索、社交網路及電子商務,所以你可以將它們與美國的FANG相比。這四家公司正開始主導新興市場的網際網路空間。”

  Hermes Investment Management新興市場主管加裏·格林伯格(Gary Greenberg)補充道:“我們認為,這四家公司的增長可以持續,産生現金流的能力相對中國舊的經濟産業很突出,還有一些真正的創新和顛覆。”格林伯格在自己的全球新興市場基金中對BANT的配置權重為10.8%。

  “它們所處的整體經濟正在增長,尤其是消費服務業,資訊披露也在不斷改善,而國際社會的疑慮較高(使得估值沒有過度攀高),”格林伯格説。

  自2012年以來,BANT的崛起推動了新興市場股票投資組合的劇烈重組。Copley的數據顯示,科技股的配置比例總體上大幅上升,3月觸及創紀錄的20.6%,而對能源、材料類股的配置則伴隨大宗商品價格的暴跌而銳減。 網際網路類股在新興市場基金配置中平均佔比6%,而中國的重量級公司似乎正在擠掉自己的競爭對手。

  目前,中國企業佔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網際網路資産的83%,俄羅斯與韓國加起來佔10%。

  霍爾登表示,“越來越清楚的是‘四大’的崛起,它們正開始主導這一行業”, 79%的新興市場基金持有BANT中至少一家的股票。

  Baillie Gifford新興市場股票主管理查德?斯內勒(Richard Sneller)今年對英國《金融時報》“直擊新興市場”欄目(EM Squared)表示,“在電子商務和線上購物等領域,許多新興市場的年輕消費者適應技術變革的速度比美國要快得多。”

  “我們在15至20年前希望出現的趨勢,已開始産生大量的現金流。”

  BANT受到熱捧,部分是因為MSCI明晟決定將一些在新興市場以外上市的公司納入其旗艦新興市場指數。

  2015年11月,該決定的第一階段已生效。在紐約上市的百度、網易和阿里巴巴首次被納入MSCI明晟新興市場指數,這似乎尤其增加了阿里巴巴的熱度。

  “在過去6個月裏,阿里巴巴俘獲的新投資者數量最多。凈15%的基金建立了對它的新頭寸,其中包括TT International、施羅德(Schroders)和瑞德(Lazard)等機構,”霍爾登説。據他計算,他數據庫中的基金在過去半年裏對阿里巴巴的投資凈額達到8.4億美元。

  今年5月,當MSCI明晟執行其計劃的第二個、也是最後一個階段,把這類股票完全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中時,阿里巴巴、百度和網易的指數權重將進一步加大,所以共同基金對BANT的持股量可能會上升至更高水準。

  格林伯格指出,“鋻於這些公司的盈利年增速預計可達25%至30%”,它們的估值“並非不合理”,騰訊一年期預期市盈率為25倍,阿里巴巴為23倍,而百度為21倍(他不持有網易股票)。

  “這些都是價格合理的好公司,尤其是,智慧手機的使用在普及,對商業、廣告和線上服務的滲透也迅速擴大,提供了利用用戶群體賺錢的機遇,”他接著説。

  霍爾登則看到了這些公司的權重預計會進一步提高的其他原因。霍爾登説,逾20%的基金仍沒有配置這四隻股票中的任何一隻,有些名聲顯赫的基金公司,比如安本(Aberdeen)和首域投資(First State),完全不碰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股票。

  另外,總體而言,他的數據庫裏的基金對騰訊和阿里巴巴的配置比例仍低於這兩家公司的指數權重。

  “面對騰訊、百度和阿里巴巴股價較2月初低位的大幅上揚,新興市場基金或許會發現,未來更難避開這些股票,”他説。

支付寶 (圖片來源於網路)

[責任編輯:袁楚]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