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中國首提一帶一路海上合作設想 共建3條藍色經濟通道

2017年06月21日 08:52:40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中國政府首次提出“一帶一路”海上合作設想 建3條藍色通道 海上商路新添“北冰洋方案”

  自2013年中國成為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以來,我國經濟的對外貿易依存度持續維持在高位。而作為最主要的貨物運輸通道,我國對外貿易運輸量的90%是通過海上運輸完成的,這也是為什麼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能和陸地上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提到同樣高度的原因。

  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約4年之後,原本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的規劃已經逐漸細化成形——昨日(6月20日)新出爐的《“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設想》勾勒出3條“藍色經濟通道”,其中經北冰洋連接歐洲的通道係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將為我國未來海上貿易的繁榮帶來新的商機。

  6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海洋局聯合發佈《“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設想》(以下簡稱《設想》)。這是自2015年3月28日發佈《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以下簡稱《願景與行動》)以來,中國政府首次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提出中國方案,也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領導人成果之一。

  《設想》提出要重點建設中國-印度洋-非洲-地中海、中國-大洋洲-南太平洋和經北冰洋連接歐洲的三條藍色經濟通道,並以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藍色經濟發展、維護海上安全、深化海洋科學研究、建立雙多邊合作機制等內容為合作重點。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宗義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海上合作將是由沿線節點港口互聯互通構成的、輻射港口城市及其腹地的金融貿易網路和經濟帶。對我國沿海城市也是一次産業升級的機會。”

  共建三條藍色經濟通道

  相比陸地,海洋為人類活動提供了更廣闊的藍色空間。國家海洋局副局長房建孟曾表示,當前我國經濟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已高達60%,對外貿易運輸量的90%是通過海上運輸完成的,世界航運市場19%的大宗貨物運往我國,22%的出口集裝箱來自中國。

  作為“一帶一路”的組成部分,在2015年中國政府發佈的“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以及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而在6月20日,兩部委公佈的《設想》進一步細化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方向和合作重點。

  《願景與行動》中的兩個重點方向,在如今的《設想》中被細化為三條藍色經濟通道,分別是:建設中國-印度洋-非洲-地中海藍色經濟通道;經南海向南進入太平洋,共建中國-大洋洲-南太平洋藍色經濟通道;積極推動共建經北冰洋連接歐洲的藍色經濟通道。

  展開世界地圖可以發現,中國-印度洋-非洲-地中海藍色經濟通道與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聯繫緊密。在《設想》中也提到,該經濟通道將連接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銜接中巴、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國-大洋洲-南太平洋藍色經濟通道則將與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産生更多聯繫。

  向北經北冰洋連接歐洲的經濟通道在原來的《願景與行動》中並未提到。建設經北冰洋連接歐洲的經濟通道不僅能夠帶動沿線區域的開放發展,還將有利於縮短從中國到歐洲的航運距離。

  《設想》表示,將支援北冰洋周邊國家改善北極航道運輸條件,鼓勵中國企業參與北極航道的商業化利用。

  在《願景與行動》中,海上絲綢之路以重點港口為節點,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宗義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首先是一條由沿線節點港口互聯互通構成的、輻射港口城市及其腹地的金融貿易網路和經濟帶,港口、道路的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在21世紀絲綢之路建設中居於基礎地位。

  沿海城市迎産業升級良機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我國海上貿易發展快速。寧波航運交易所發佈的海上絲路貿易指數(STI)顯示,今年4月,我國進出口貿易指數報收于121.00點,同比上漲16.71%;出口貿易指數報收于134.79點,同比上漲12.52%;進口貿易指數報收于104.75點,同比上漲23.67%。

  在“一帶一路”的海上合作中,《設想》提及,將實施一批具有示範性、帶動性的合作項目。

  《設想》具體提出了五個方面的合作重點,包括共走綠色發展之路,共創依海繁榮之路,共築安全保障之路,共建智慧創新之路,共謀合作治理之路。

  在綠色發展部分,《設想》提出,中國政府倡議發起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藍碳計劃”,與沿線國共同開展海洋和海岸帶藍碳生態系統監測、標準規範與碳匯研究。

  據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焦念志介紹,藍碳計劃涵蓋陸海統籌、減排節能、沿海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等多個方面,將直麵包括自然海岸線大量喪失、陸源過量排放、漁業資源枯竭等在內的多個難題。

  在共創依海繁榮之路中,《設想》提到與沿線國共建海洋産業園區和經貿合作區,推進海上互聯互通,提升海運便利化水準,推動資訊基礎設施聯通建設等。

  劉宗義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一帶一路”海上合作將推動我國沿海城市和港口發展,對於大連、青島、上海、湛江等海洋船舶、海洋工程裝備等産業比較發達的城市而言,是一次産業升級換代的有利時機。

  《設想》提到,實施一批藍色經濟合作示範項目,支援沿線發展中國家發展海水養殖,改善生活水準,減輕貧困。與沿線國共同規劃開發海洋旅遊線路,打造精品海洋旅遊産品,建立旅遊資訊交流共用機制。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