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人民幣貶值預期退潮:預期差困住美元 經濟起貢獻底氣

2017年04月18日 08:17:20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預期差”困住美元 “經濟起”貢獻底氣

  人民幣:單邊升貶值俱往矣

  年初以來,美元震蕩回落、人民幣穩中有升。外匯市場人士指出,“外患”緩和、“內憂”減輕,共同支撐了人民幣匯率走勢並逐漸穩定了匯率預期,人民幣快速貶值的階段已過去;今後一段時間,人民幣匯率面臨的向上支撐與下行風險可能並存,再現無序貶值或重現單邊升值的可能性都很小,應關注經濟企穩持續性及美元走勢波動性。

  □本報記者 張勤峰

  伴隨著特朗普交易盛極而衰與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年初以來,美元震蕩回落、人民幣穩中有升。外匯市場人士指出,“外患”緩和、“內憂”減輕,共同支撐了人民幣匯率走勢並逐漸穩定了匯率預期,人民幣快速貶值的階段已過去;今後一段時間,人民幣匯率面臨的向上支撐與下行風險可能並存,再現無序貶值或重現單邊升值的可能性都很小,應關注經濟企穩持續性及美元走勢波動性。

  人民幣貶值預期退潮

  美國財政部14日公佈針對主要貿易對象的新一期《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認定包括中國在內的美國主要貿易夥伴並未操縱貨幣匯率以獲取不公平貿易優勢。避免人民幣匯率出現過度貶值,是過去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匯率政策調控的重要內容,這顯然不能被認為是在刻意壓低人民幣匯率以獲取貿易優勢。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接受外媒採訪時也已明確表示,中國不是“匯率操縱國”。

  上周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升值,這當中即有受到特朗普部分講話的影響。上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一度連漲三日,其中4月13日調高289個基點,創過去近三個月最大單日漲幅;上週五(4月14日)設于6.8740元,全周升值209個基點。國際市場上,當周美元指數跌逾0.6%至100.5附近。

  人民幣對美元穩中有升,也是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走勢的一個總體特徵。進入2017年,人民幣匯率並未像2016年初那樣出現快速的貶值,反而對美元出現一波較快的升值,隨後轉入持續的盤整。截至4月17日,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升值585個基點,幅度為0.84%。由於去年末時,市場對來年初人民幣匯率走勢頗為悲觀,認為人民幣對美元將很快跌破7元的觀點不佔少數,因此,年初人民幣匯率的堅挺超預期,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市場悲觀情緒,推動匯率預期趨於平穩。

  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即期詢價交易日均成交214億美元,較上個季度的309億美元縮減逾三成;4月以來,日均交易量略增至230億美元,接近該項數據有紀錄以來的平均水準。以往經驗表明,在岸外匯成交量與匯率貶值預期之間存在一定的正相關關係,通常成交量愈大,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也愈濃。

  近期央行披露的外匯儲備數據,也被認為是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趨緩的證據。據央行公佈,截至今年3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091億美元,較2月末小幅上升40億美元,連續第二個月回升。此前,從去年7月到今年1月,外匯儲備規模曾連續7個月下降。業內人士指出,外匯儲備自去年4月以來首次連續兩個月上升,考慮到估值效應偏中性,進一步反映出我國資本外流壓力趨緩,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有所減弱。

  此外,今年以來,境內外市場上人民幣即期匯率靠攏、遠期匯率隱含的貶值預期收斂、匯率期權隱含波動率下降等亦從不同角度反映了人民幣匯率預期趨穩的變化。

  總的來看,年初以來,人民幣匯率企穩的特徵較為明顯、匯率預期趨向平穩,顯示在內外多種因素支援下,過去一段時間貨幣當局穩定人民幣匯率走勢及預期的努力正顯現成效。

  基本面提供支撐

  從外部來看,年初以來美元匯率總體有所回落,主要貨幣對美元多數出現小幅升值,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壓力有所減輕。

  進入2017年,美元指數未能延續此前強勁升值走勢,在震蕩中出現回落,迄今為止累計下跌1.8%。綜合分析,這當中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前期上漲透支及預期差的出現;二是主要經濟體經濟與政策走向的週期性差異收窄。

  去年四季度,美元指數漲逾7%,美聯儲加息預期與特朗普交易的興起疊加共振,推動美元指數漲至十餘年來的高位。中金公司報告指出,“特朗普交易”泛指所有圍繞特朗普政策預期、實施及其影響而制定的交易,其本質是特朗普當選引發了市場對於減稅、基建等政策的想像,以及對於美國經濟增長與再通脹的預期,並由此引發各類資産價格劇烈波動、資金流向發生改變。

  去年11月,特朗普勝選後,金融市場掀起“特朗普交易”熱潮,主要表現為美元升值、股票和商品漲價、債市走弱。然而,特朗普政策具有很大不確定性,隨著特朗普上任,政策主張付諸行動,“特朗普交易”進入驗證期。這一過程中,前期承諾與政策執行的差異可能形成“預期差”,進而導致市場波動。

  迄今為止,特朗普稅改、基建計劃尚未見到實質行動,新醫改則出師不利,迫使市場不得不重新審視特朗普新政實施前景及潛在影響。年初以來,“特朗普交易”盛極而衰,美元在“預期差”的影響下貶值、美債收益率也從前期高位回落。

  與此同時,在近期全球經濟小共振過程中,經濟企穩回升漸成主流,市場預期未來將有更多經濟體退出貨幣超寬鬆狀態,而過去幾年美元之所以一枝獨秀,依靠的正是美國在經濟增長及貨幣政策週期上所展現的領先優勢。

  外匯市場人士指出,3月份美聯儲“提前”實施加息,且市場對全年加息次數的預期升至3次,但美元指數不漲反跌,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從2.6%以上跌至2.3%以下,背後主要反映的就是“特朗普交易”降溫引發預期修正以及全球貨幣政策差異性收窄的影響。另外,“逆全球化”思潮及地緣政治因素也打壓風險偏好,影響美元、美債等資産價格。

  從內部來看,人民幣匯率面臨的支撐也在增強。首先,去年四季度以來,中國經濟持續展現企穩向好勢頭,基本面變化對匯率起到支撐;其次,伴隨著國內經濟景氣改善、工業品漲價及企業盈利好轉,國內資産收益率的吸引力有所增強;再者,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回歸穩健中性,市場利率水準走高,穩定了中美息差,也有助於緩和資本外流壓力;最後,去年下半年以來,監管部門在對外並購、直接投資等多個方面收緊了外匯管理,控制住了跨境資本流出速度。

  向上支撐與下行風險並存

  應該説,年初以來,“外患”緩和、“內憂”減輕,共同支撐了人民幣匯率走勢並逐漸穩定了匯率預期。今後一段時間,人民幣匯率面臨的向上支撐與下行風險可能並存,再現無序貶值或重現單邊升值的可能性都很小。

  當前市場對美元走向的分歧在加大。一方面,“特朗普交易”及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增添了美元走勢的複雜性。近期“特朗普交易”降溫,並不意味著“特朗普交易”的終結,相反,“特朗普交易”的起伏和反覆可能將持續很長時間。未來特朗普政策執行程度和實施效果均有待觀察,潛在“預期差”的存在給未來包括美元匯率在內的資産價格變化埋下了波動風險。此外,中東及東北亞地緣政治、歐洲選舉形勢等也增添了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加息與縮表將是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必經之路,仍有望給予美元匯率向上支撐。美聯儲近期公佈的3月份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FOMC大多數委員傾向於從今年開始縮減資産負債表,這比原先市場預計的要早,進一步提升了市場對縮表的預期。

  分析人士指出,考慮到前期過度升值、特朗普交易降溫、全球貨幣政策共振,美元暫缺乏大幅上行動力,可能維持區間震蕩的走勢,但後續走勢不確定性大,對人民幣匯率的擾動值得關注。

  “歸根到底,人民幣匯率能否有效企穩仍取決於中國經濟基本面表現和資産收益率變化預期。”業內人士指出,在美元漲勢放緩的同時,鋻於中國經濟景氣改善、匯率貶值預期趨緩、資本流出壓力減輕等情況,二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或將保持總體穩定,從更長時間看,人民幣匯率走勢仍存在不確定性,應關注經濟企穩持續性及美元走勢波動性,但只要經濟不再現大幅下行,匯率快速貶值階段就已經過去。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