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政務傳播"下半場":告別"誰寫誰看" 提升用戶多維體驗

2017年04月01日 15:29:45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北京4月1日電(黃博陽)長期以來,各級政府部門、社會機構面對愈發複雜的網路輿情,時常遇到無法將完整的資訊和正確的態度向網民傳達的難題。

   因資訊掌握不對等、工作環節社會認知度低等原因,百姓與各級部門之間形成了認知代溝。由此導致在後來的政務傳播中,出現了所謂“誰寫誰看,寫誰誰看”的怪圈。

   3月30日,以“政·能量”為主題的政務網易號大會在北京召開,網易傳媒正式發佈“三大體驗提升方案+六大增值服務為核心”的政務網易號平臺戰略,表示將聯合更多黨政機構,通過直播、公開課、H5等形式,打造政務資訊發佈品牌,助力政務資訊公開。

   參與互動多了,單方面宣講少了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瀋陽表示,今天的受眾不僅僅需要政務新媒體的“基本品”,也需要“附加品”,甚至包括“輕奢品”。

   在過去不久的2017年兩會期間,中國政府網聯合網易新聞客戶端製作了總理答記者問H5策劃。數據顯示,在發佈後30分鐘時間內,點擊量便已達到百萬級別,生動的設計效果和精準的推送窗口,成為合作的經典案例。

   而另一個廣為討論的案例則是:作為最早一批入駐網易號平臺的政府機構,江蘇高院目前已和網易新聞合力展開了共四季的“抓老賴”直播節目。直播中,搭建了法院、被執行人、網友三方公開“對話”的平臺,使得司法執行透明化。

   期間,參與用戶數突破1800萬,通過直播曝光、網友互動,不僅對社會中“老賴”失信群體形成了極強的震懾,也增強了網友對司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援。這一方法在交警執勤、醫院手術中均有實踐,為當前眾多社會矛盾點提出了相互理解、溝通的方案。

   提高參與互動,擺脫單方面宣講,是網易政務號提出的新思路。不僅如此,在較為複雜的政策條款方面,網易公開課亦給出了既方便理解又趨向理性的方案。

   政務新媒體“新”在哪?

   近年來,隨著平臺的蓬勃發展,許多自媒體號成為不少民眾了解政策條款的重要渠道。但是,以閱覽量、轉發量等單一傳播數據導向等原因,很多自媒體運營者對政策進行斷章取義式的解讀,甚至歪曲本意另行發散從嘩眾取寵從中獲利。這不僅給政務工作帶來一定的阻礙,更損害到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

   “情緒太多,真相太少”的感嘆,背後實際是社會對理性和真知的需求,在上述亂象中不斷增強。

   作為免費開放的線上學習平臺和內容傳播平臺,網易公開課主要面向有“知識增量”需求的用戶,將複雜的政策條款進行拆分講解,理清各個環節與多種情況,這成為另一種政務資訊深入且高效傳播的突破口。

   據了解,網易號推出一年以來,政務網易號數量達2萬,日均總瀏覽量已超過1億。網易傳媒副總編輯劉晶指出,未來政務新媒體將會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始終離不開用戶多維體驗的提升。

   如何使政務資訊有效、便捷、深入地達到用戶,如何將現有的資訊進行整合加工,實現內容消費的再升級,是政務傳播“下半場”的核心議題,也是政務網易號六大增值服務的根基。

[責任編輯:韓靜]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