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積極參與新型全球化“大合唱”

2017年03月20日 15:43:25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中國倡導新型全球化,讓大家都能參與到全球化“大合唱”當中,分享全球化帶來的好處和益處。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會上做出此表述。

  長期以來,經濟全球化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非常重要的動力,今天出現了波折,一些國家民粹主義思潮已經從民間上升到政治層面,貿易保護主義、孤立主義涓涓的細流逐漸形成不小的潮流。

  錢克明認為,回顧歷史,冷戰結束以後,東西方兩大平行市場融合,全球化發展進入了高峰期,世界經濟增長也進入了黃金期。在這段時間裏,全球GDP總量增長超過3倍,全球貨物出口增長超過5倍,國際投資增長超過11倍,全球貧困人口減少了近2/3,這是全球化的益處。

  然而,全球化也帶來一些問題,概括為四個方面的不平衡:國家間發展的不平衡。;行業間發展不平衡。;收入分配的不平衡;環境保護和發展的不平衡。

  “不能把臟水和孩子一起倒掉,而是要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改革創新,共同引領、適應和構建一個新型的全球化。”錢克明闡述,新型全球化特別要加強四點:

  一是包容性。以包容、協調、聯動式的發展面對全球化的困境。中國政府提出的“一帶一路”重大倡議堅持共商、共建、共用,這也是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來促進各國共同發展,改善全球治理,探索全球化的新途徑。二是共用性。要通過國際政策協調和國內國際治理能力的增強,使得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無論是大型的跨國公司還是中小企業,無論是資本所有者還是工薪階層,大家都能分享全球化紅利。三是能夠促進和適應創新。四是積極推動綠色發展,實現全球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的雙贏。

  錢克明表示,有一條可以肯定,新型的全球化與貿易保護主義、與孤立主義是水火不相容的,各個利益悠關方必須秉持開放發展的理念,正視過去30多年來全球化所積累的矛盾和不平衡,主動適應新一輪技術革命對傳統行業帶來的重大衝擊,主動引領新型全球化的發展。

  他表示, 中國不搞貿易保護主義,也堅決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過去30多年的對外開放,就是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生動實踐。中國將推進新一輪高水準的對外開放,為構建新型全球化探討貢獻中國的方案。中國將繼續堅持區域和多邊雙輪驅動,支援多邊貿易體制主渠道的地位,加快自由貿易區的建設,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産品的治理,推動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發展。“中國不是另起爐灶,也不會動誰的奶酪,而是要為全球治理作出增量貢獻。我們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我們願意與各方一道積極擁抱新型全球化。”錢克明説。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