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財政部部長肖捷談個稅改革:免征額該提高就提高

2017年03月08日 06:08:40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原標題:財政部部長肖捷談個稅改革:綜合與分類相結合 免征額該提高就提高

  每經實習記者 張鐘尹 全國兩會現場報道 每經編輯 賈運可

  昨日(3月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迎來了一張“新”面孔,履新財政部部長4個月的肖捷在全國兩會“首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肖捷同時也是一名財政系統的“老兵”,其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財稅系統度過的。正因如此,早在去年11月財政部部長更替時,外界便對其如何繼續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給予了極大關注。

  不過,在外界看來,肖捷一直比較低調,甚至顯得有些神秘,極少接受媒體採訪。記者發現,在任職財政部部長的4個月裏,肖捷多次赴地方調研,足跡遍佈廣西、福建等地。

  在昨日的發佈會上,各路媒體終於一償所願,前後提出了十余個問題,涉及個稅改革、PPP項目、財政赤字、地方債以及新能源補貼等諸多方面。肖捷也沒有讓大家失望,來者不拒,在80多分種的發佈會上,一力回答了所有問題,展現出了深厚的財稅功底。

  “二孩”教育開支或可抵稅

  個稅改革,尤其是免征額調整,一直為社會各界所普遍關注,在昨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記者的第一個問題便是有關於此。

  “個人所得稅改革涉及千家萬戶,關係到每個納稅人的切身利益。對於這項改革,財政部和有關方面高度重視。”肖捷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目前個人所得稅的改革方案正在研究設計和論證中,社會上普遍關心的是否提高個稅免征額問題,將根據居民消費水準等因素綜合測算,該提高就提高。

  他介紹,目前方案的總體思路是個人所得稅改革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方案總體設計、實施分步到位,逐步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的個人所得稅制。

  肖捷進一步介紹道,改革方案的基本考慮是,將部分收入項目比如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等,實行按年匯總納稅。還將考慮制定另一項新的政策,適當增加與家庭生計相關的專項開支扣除項目,如有關“二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會考慮在內。除此之外,可能還有其他的專項扣除項目也要予以考慮,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減輕納稅人的負擔。

  不過,肖捷同時表示,從國際經驗來看,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增加稅前扣除的一些專項項目,需要相對成熟的社會配套條件。比如作為稅收徵管部門來説,需要掌握與納稅人收入相關的涉稅資訊,以保證新的個人所得稅制度改革能夠順利實施。另外,按照稅收法定的原則,個人所得稅改革方案研究制定之後,還需要相應地修改稅法,並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中國政府還有舉債空間

  除個稅改革外,地方債、PPP推進等問題也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肖捷表示,當前我國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因為我國政府的負債率並不高。去年末,我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債務餘額約為27.33萬億元,按照2016年GDP初步核算數計算,負債率約為36.7%。與國際水準相比,中國政府還有一定的舉債空間。

  不過,肖捷也指出,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府確實存在不同程度的違法違規舉債擔保問題,個別地區的償債能力還有所減弱。對此,財政部將堅持“開前門”和“堵後門”並舉的做法,進一步健全管理機制。

  所謂“開前門”,就是要合理安排地方新增的債務規模,以滿足地方政府的融資需求,降低融資成本。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將安排地方專項債券8000億元,繼續發行地方政府置換債券。

  對於“堵後門”,肖捷指出,要嚴格落實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管理和預算管理制度,健全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加大對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的查處和問責力度。

  地方債風險管控趨緊的同時,PPP則成為地方政府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重要抓手。肖捷介紹説,截至去年底,PPP總投資達到2.2萬億元,項目落地率達31.6%。與上年初相比,無論是項目落地的數量,還是投資規模,都增長了4倍多。

  不過,肖捷同時表示,PPP在中國還處於探索階段,項目資金規模普遍比較大,涉及領域也比較廣,專業性很強。如果前期準備、論證不充分,會給項目後續開展帶來不良影響。

  大岳諮詢總經理金永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很長時間以來,各界都急著使項目落地而不顧PPP本身的發展規律。而PPP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是我國文化、法律、經濟甚至發展階段的産物,要做好PPP只能是一步一個腳印,部長的態度值得點讚。

  “開前門”:合理安排地方新增債務,以滿足地方政府的融資需求,降低融資成本。

  “堵後門”:嚴格落實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管理和預算管理制度,健全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