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五部委:推進商品市場兼併重組 發展智慧物流

2016年09月18日 13:54:04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銀監會等部門發佈關於推進商品交易市場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商品市場資訊化、標準化、集約化建設水準明顯提高,供應鏈管理和平臺化發展成效顯著,多功能、多層級商品市場體系更加完善;到2020年,形成一批轉型升級績效較好的百億級專業市場和千億級綜合市場,建設一批平臺化示範市場。下面是全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商務、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各銀監局、各國有大型銀行、郵政儲蓄銀行:

  商品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商品市場)是農産品、工業消費品和生産資料流通的重要載體,關係國民經濟發展和居民日常生活。近年來,我國商品市場發展很快,成效顯著。但同時,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消費發生深刻變化,電子商務迅速崛起,商品市場發展出現很多不適應,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為加快推進商品市場轉型升級,發揮其引導生産、擴大消費的作用,促進經濟增長,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以流通現代化為方向,以資訊技術和智慧物流為依託,提升商品市場供應鏈管理和平臺化建設能力,促進其佈局優化、資源集聚和創新發展,加快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推動完善現代商品市場體系。

  (二)基本原則。

  1.市場為主,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堅持以商品市場為主,增強轉型升級的內生動力。加強政府規劃、政策、標準等引導作用,維護市場秩序,營造良好環境。

  2.創新引領,分類施策。促進商業模式和服務創新,推動傳統産銷體制改革,增強商品市場創新發展能力。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推進不同類型商品市場轉型升級。

  3.統籌規劃,協調發展。加快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推動不同層級市場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加強商品市場規劃和區域銜接,促進資源共用和對外開放。

  (三)發展目標。

  商品市場資訊化、標準化、集約化建設水準明顯提高,供應鏈管理和平臺化發展成效顯著,多功能、多層級商品市場體系更加完善;到2020年,形成一批轉型升級績效較好的百億級專業市場和千億級綜合市場,建設一批平臺化示範市場。

  二、重點方向

  (一)資訊化應用。利用現代資訊技術,全面提升改造商品市場,為轉型升級提供技術保障。完善資訊基礎設施,建設線上服務平臺,拓展商品市場發展空間。應用資訊最新技術,推動商品市場價值提升和創新發展。

  (二)定制化服務。根據消費需求和商品類別,大力推進定制化服務,促進商品市場由商品集散向服務集聚轉變。通過以銷定産、以銷定進,創新商業模式,降低商品庫存,減少資金佔用,節約經營成本。

  (三)平臺化發展。加強供應鏈管理與服務,推動商品市場平臺化發展,促進資源集聚和優化配置。加快以商品市場為核心的平臺經濟發展,形成穩定的經濟産業鏈和生態圈,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支撐。

  三、主要任務

  (一)加強商品市場規劃引導。

  在全國範圍內,推動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拓展面向周邊國家的區域大市場,利用港域和邊貿優勢,形成內外聯動的市場新格局。在區域範圍內,商品市場規劃應統籌考慮資源優勢、消費能力和服務範圍,適應城市發展要求,控制總量、盤活存量,推動實施大型市場規劃聽證、備案制度。積極推動城市中心區市場功能適度分離,在遠郊區配套建設物流園區和加工配送中心。做好搬遷和承接地商品市場建設,保持原有商圈的整體性。推進商品市場兼併重組,促進功能轉化和佈局優化。

  (二)全面推進資訊化建設。

  應用現代資訊技術,對商品市場進行全面提升改造,為整合資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技術保障。加快與大型電子商務企業對接,建設電子商務産業園區,提供專業化技術服務。建立商品線上服務平臺,加強數字化管理和大數據應用,促進線上線下融合互動。探索運用資訊技術的最新成果,提升商品市場價值,拓展創新發展空間。優化金融服務體系,建立完善電子結算管理系統。整合公共服務資訊資源,提高市場營運效率。加大對經營者技能培訓,加強人才引進和培養,提高現代資訊技術應用能力。

  (三)大力發展智慧物流。

  鼓勵商品市場依託區位和資源優勢,建設一批商貿物流中心、倉儲基地和配送中心,引進、培育一批服務優質、運作高效的物流企業,完善運輸、裝卸、加工等流通設施建設,加快流通設施標準化應用,提高物流科技水準。鼓勵建立統一規範的物流資訊平臺,優化配送流程,提高運作效率。利用新技術新設備,實現物流實時跟蹤和可視化管理,增強物流安全性和精準性。鼓勵商品市場與機場、車站、港口、倉儲基地等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加強流通節點銜接,開展多式聯運,進一步降低流通成本。

  (四)加快提升綜合服務能力。

  鞏固傳統優勢,培育新型功能,加快提升商品市場綜合服務能力。倡導品牌行銷,鼓勵品牌自創,增強市場品牌孵化功能。建立完善誠信體系,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推進建設品質市場。搭建時尚創意平臺,支援培育創意設計型企業,引領産業升級並創造消費。著力培育商品市場外貿功能,探索在具備條件的商品市場進行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加快建設國際化商品採購基地。大力發展會展經濟,提升商品市場展會影響力,組織參加國際性展覽展示活動。提升商品市場管理水準,促進經營主體法人化,推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擴大品質標準、信用評價、指數發佈、貨物融資、廣告諮詢、旅遊休閒等增值服務,進一步增強商品市場核心競爭力。

  (五)積極推行定制化服務。

  加快培育創新主體,推動商業模式創新,大力開展商品市場定制化服務。鼓勵農産品市場建立穩定的貨源基地,積極開展農産品訂單服務,提高組織化、規模化程度,引導農業結構調整和生産效率提高。鼓勵工業消費品市場根據消費需求開展定制或輕定制服務,大力推行買手制並建立買手制專營店,解決商品低端過剩與高端不足的矛盾。鼓勵生産資料市場加強與生産企業對接,開展大宗類商品預售服務;推動整合中小企業對大宗類商品的消費需求,將有效訂單組織起來實現規模化按需生産。通過定制化服務推進以銷定産、以銷定進,穩定産銷關係,減少社會庫存,降低經營成本。

  (六)實施平臺經濟發展戰略。

  鼓勵商品市場掌握消費變化與趨勢,開展商品供應分類管理,滿足消費升級和多樣化、個性化需求。推動商品市場與産業融合發展,促進産品品質提升,引導産業優化重組。以産品和産業鏈為基礎,加強資源協調與優化配置,建立供應鏈管理服務模式。整合既有的平臺資源,促進服務功能整合與高效,加快商品市場平臺化發展。推動生産、流通和消費的全程集約化發展,形成穩定的産品和産業生態圈,實施以商品市場為核心的平臺經濟發展戰略,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支撐。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商務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商品市場轉型升級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會同有關部門建立轉型升級工作機制,制定行動方案,明確職責分工,推動工作落實。要深入市場開展調研,加強工作指導,及時溝通協調,切實解決轉型升級中的突出問題,為轉型升級創造良好條件。

  (二)落實發展規劃。商務部牽頭制定全國性和區域性商品市場一體化發展規劃,地方商務主管部門牽頭制定本行政區域的商品市場發展規劃,其中涉及商品市場設施用地的內容應當符合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各地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在組織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時,要落實市場及配套設施建設要求,鼓勵各地將商務主管部門吸收到城市規劃委員會中。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加強用地審核,積極保障符合要求的商品市場用地。

  (三)加大政策支援。商務主管部門制定完善法律法規和規章,出臺有關標準和規範,積極爭取創新政策,有條件的地方應建立商品市場轉型升級發展基金,優先支援轉型升級示範市場發展。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加強運輸市場管理,鼓勵為商品市場提供服務的物流企業開展甩挂運輸和多式聯運,提升物流組織效率。有關商業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創新金融産品和服務,推動完善擔保、質押和徵信等服務模式,加大對誠信市場和經營者融資支援力度。

  (四)開展典型示範。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全國商品市場轉型升級績效評價體系,組織審定一批全國性轉型升級示範市場。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本地實際,指導創建一批轉型升級典型市場,出臺相關評價標準,審定一批區域性轉型升級示範市場。結合行業實際,總結發展模式,開展經驗交流和宣傳推廣,切實發揮示範引導作用。

  (五)做好統計分析。各級商務主管部門要重點聯繫一批影響大、成效好、有潛力的商品市場,建立資訊直報制度,持續做好資訊統計工作,對重點商品市場經營情況和重要商品供需形勢進行深入分析,加強趨勢研判,掌握運作規律,為政府決策、行業發展和企業經營提供支撐。

  (六)推動行業自律。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支援其制定行業標準和服務規範,建立行業誠信機制,協調解決信訪投訴,組織開展培訓,提供諮詢服務,加強分析研究,做好宣傳引導,防範市場風險,推動行業規範發展。

  商務部、國土資源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銀監會

  2016年9月13日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