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頻繁跳槽成職場突出問題:保安行業跳槽率超100%

2016年09月18日 13:30:08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受訪嘉賓:

  衛昶:

  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所長

  羅川:

  道口貸董事長兼CEO

  譚淳:

  掌眾金融首席戰略官

  員工跳槽在市場環境中本是正常現象,但頻繁跳槽卻成為當下中國職場的一個突出問題。相比發達國家,目前中國職場的跳槽率明顯較高,在網際網路、餐飲、保安等行業尤為突出。有些地區餐飲服務員的跳槽率會達到50%,保安行業的跳槽率甚至超過了100%。

  接受記者採訪的多位企業管理者,對員工的合理跳槽行為並不反感,他們反對的是那些盲目的頻繁跳槽行為。

  “中國目前的發展階段,決定了員工跳槽比較多,因為外面的工作機會更多”

  在許多企業管理者看來,員工頻繁的離職原因很多,但不外乎以下幾點:對薪水待遇不滿、嫌工作辛苦、升職無望、職業發展遇到瓶頸、不適應企業文化、員工價值得不到體現等。像餐廳服務員、保安這樣的傳統服務行業,員工辭職的主要原因是工資待遇低、工作辛苦、職業發展瓶頸。

  但在IT、網際網路、科研等高端服務行業則有著更為複雜的原因。

  “中國目前的發展階段,決定了員工跳槽比較多,因為外面的工作機會更多。”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以下簡稱低碳所)所長衛昶告訴工人日報記者。

  衛昶曾擔任美國GE公司的高管,目前擔任這傢具有央企背景研究所的一把手,並帶領該所進行市場化運營。低碳所從事新材料、煤炭清潔利用、分佈式電網研發等高新技術研究。

  該所目前有300余名員工,擁有博士學位者佔比44%,包括10多名國家“千人專家”,是一家不折不扣的科研型企業。而且完全市場化運作,員工能上能下,同時也隨時會出現跳槽風險。衛昶本人即為“千人專家”,且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國際化視野。

  衛昶認為,一個國家的員工跳槽率與這個國家的發展速度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GDP增速快,則意味著就業機會更多,員工跳槽幾率就會更大;反之,員工的跳槽幾率會降低。

  從中國目前的經濟增速來看,雖然GDP已經降至7%左右,但是,在全球依然屬於增速較快的。再加上新一輪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員工跳槽較多屬於正常現象。不僅中國如此,印度作為新興的市場之一,其GDP也保持了較快的增速,在這個市場上,員工的跳槽也比較多。

  相反,在美國等更加成熟的市場,員工的跳槽率一般不會太高,員工能夠保持相對的穩定。這一觀點在接受記者採訪的不少企業家眼裏,已經成為共識。

  道口貸董事長兼CEO羅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一個國家市場的跳槽率,跟本國經濟發展水準息息相關。而且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區域,不同的年齡段,員工離職比例有著顯著的差異。

  “在部分發展速度較快、人才相對缺乏、勞動力構成更年輕的行業,員工的跳槽率會相對更高,比如網際網路行業。”羅川還認為,剛畢業不久的年輕人相對於中年人來説,跳槽也會更頻繁。

  羅川本人具有20餘年IT與網際網路工作經驗,曾擔任微軟MSN中國區總裁。他目前所創立的道口貸是國內首家“高校係”網際網路金融平臺(P2P)。

  另一家從事消費金融領域業務的網際網路金融企業掌眾金融,主要幫助眾多的中小銀行對用戶的資訊甄別,並進行信用等級評分。其首席戰略官譚淳在接受工人日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網際網路行業是一個發展更新很快,壓力也比較大的行業。

  與此同時,網際網路的薪酬體系並沒有一個標準,想在企業內獲得大幅漲薪相對來説難度比較大,所以很多人會選擇以跳槽換取薪資的增長。此外,網際網路行業的人才緊缺,各個企業高薪挖人,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長了行業人才較為頻繁跳槽的氛圍。

  “員工的跳槽對我們來説並不可怕,因為我們有一套科學的人才管理機制”

  無論是傳統行業還是網際網路企業,接受記者採訪的企業管理者均認為,員工的必要流動是正常現象,他們能夠理解。一些企業管理者甚至認為,合理比例的員工跳槽率,或者稱員工離職率,對於企業和員工來説都有利。企業可以補充更新鮮的人力資源,員工也可以通過跳槽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工作平臺。一些企業甚至每年還會通過考核強制讓一部分員工離職,以保證企業的競爭力。

  “員工的跳槽對我們來説並不可怕,因為我們有一套科學的人才管理機制。”在衛昶看來,一家優秀的企業,在人才使用和儲備方面必然有一套科學的機制,一般並不擔心一些員工的跳槽、離職。

  以低碳所為例,2015年約有6.3%的員工離職。但是在這些員工中,根據該所人力資源部門的評估,超過一半的離職為“非遺憾離職”,即,企業認為這些員工並不適合企業,他們的離開反而有助於企業重新招聘優秀人才。

  另外還有3%左右的非核心人員離職,這部分人既不是能力特別突出,也並非表現最差的員工,但相對容易找人替代。他們的離職對於企業的影響也不大。

  至於衛昶所認為的“遺憾離職率”為零,也就是説,單位最看重的那部分骨幹員工,無一人離職。

  實際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幾乎所有的企業管理者都表示會提前採取措施,預防骨幹員工離職。他們會對所有的員工進行評估,哪些屬於骨幹、哪些不可或缺、哪些可有可無,這些都會存儲在企業管理者的腦子裏。

  對於那些骨幹的、不可或缺的員工,企業的人力資源部會密切觀察其動態,並採取不同的措施,盡可能留住這些人,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

  “這需要人力資源部門做許多細緻、科學的工作。”衛昶説。只有很精準地定位好這些核心員工,才能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採取應對措施,以防人才流失。

  比如,有的骨幹員工事業心很強,願意做更多的工作,擔任更重的責任,那麼企業會在可能的情況下,儘量考慮滿足他的需求;再比如,有的員工可能更看重薪水待遇,那麼企業也要在這方面給予更多考慮,在合理的情況下,滿足他的要求。

  記者了解到,掌眾金融目前每年主動離職的比例大約是7%~9%,在網際網路行業的比較中,離職率相對較低。道口貸則更低,2015年的員工離職率控制在2%。

  “對於工作成績突出的員工,公司會積極採取挽留的政策,並盡最大努力滿足員工的合理要求。員工離職的原因不一,不僅僅是對薪資有異議。提高薪資、提升崗位級別或者調崗都是我們挽留員工的措施。”譚淳説。

  但是,在許多企業管理者看來,即便預防措施做得再好,優秀員工的跳槽也不可避免。市場那麼大,每個企業也不可能匯集所有的人才,這既沒有可能,也沒有必要。

  “對那些核心崗位,必須保證有替代者隨時能夠勝任這一工作。”衛昶説。道口貸則實行核心人員AB崗制度,如果其中一位離職,會有B崗位的員工接手,以保證工作的穩定性。

  “那些每6個月就跳槽一次的人,他必須首先説服我,他有什麼理由跳槽,如果他做不到,我們不會貿然選擇這樣的員工”

  雖然對於員工離職持寬容態度,但大多數企業管理者並不看好頻繁跳槽者,尤其那些在職場中沒有積累足夠工作經驗者,他們首先需要的是通過工作成績來證明自己。

  譚淳就對那些頻繁跳槽的網際網路行業人員提出建議:“從企業發展戰略的角度看,網際網路行業中高層的管理人員一般不接受跳槽太頻繁的候選人。與此同時,企業更關注候選人是否有較為完整的項目經驗,是否有從創意階段到最後上線的完整流程的經歷。”

  單從薪水角度來看,通過觀察,譚淳認為,從長遠來看,穩定發展的人,薪酬不會低於頻繁跳槽的人。

  採訪中,記者聽到老闆對前來應聘的員工説:“頻繁跳槽,請給我一個聘你的理由。”

  衛昶亦有相同的觀點:“那些每6個月就跳槽一次的人,他必須首先説服我,他有什麼理由跳槽,如果他做不到,我們不會貿然選擇這樣的員工。因為,對一名員工來説,在一家企業工作時間太短,很難有多少成績可言。”

  但是衛昶同樣認為,員工跳槽太多,一方面有員工自身的問題,但那些存在員工跳槽較多的企業,也應該反思,到底自己在選人、用人、留人方面是否足夠科學。

  “一個好的企業,員工跳槽率大多會限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否則,企業自身也可能存在問題。”衛昶説。

  在衛昶看來,從根本上來説,只有將企業經營好了,營造了一個公平、公正、充分競爭的環境,讓員工能幹事、願意幹事,員工頻繁離職的問題才會自然而然迎刃而解,否則不可避免。

  數字看跳槽

  2015年底,前程無憂發佈了《2016離職與調薪調研報告》。對3241家僱主及4081員工的訪問調查顯示,2015年員工整體流動性小幅上升,平均離職率為17.7%。

  從行業來看,製造業、傳統服務業、消費品行業的員工離職率依然處於領跑地位,分別為20.9%、19.8%和19.6%。而高科技、金融等行業員工離職率頻頻走高,分別為19.1%和18.1%。

  2015年,一線城市員工離職率為18.3%,高出平均離職率0.6個百分點,非一線城市的離職率與2014年基本持平,為17.3%。

  2015年操作人員的離職率仍是所有職位等級中最高的,達到25.3%。

  從離職率的增幅來看,2015年專業技術人員的離職率同比增幅最大,隨著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和商業格局的深化演變,傳統行業逐步轉型,企業需要及時調整戰略及産品創新,專業技術人員需求較大,人才競爭激烈,離職率繼續走高。

  2015年,民營企業離職率依然最高,為20.2%,國有企業為12.4%。在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民營企業整體實力和抗風險能力均較弱,在人才吸引與保留方面並不具備太多優勢,員工穩定性較差。

  從同比來看,國有企業離職率較2014年同比增長4.2%,同比增幅最高,2015年國企改革方案正式出臺,在國企改制重組中,國企用人機制日趨市場化、去行政化,部分國企面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部分人員需分流安置;此外,亦有部分國企人員主動跳到網際網路、金融等發展前景看好的行業,整體離職率亦進一步升高。

  較具競爭力的薪酬福利與職業成長空間,依然是員工選擇主動離職的重要原因,這兩項指標無疑是大部分職場人權衡去留的關鍵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個人對“薪酬福利缺乏競爭力”排名從往年的第一位下降至第三位,而“對目前工作內容感到不滿”躍居首位,這也折射出職場人跳槽觀念的更疊,“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隨著90後職場新生代步入職場,他們更喜歡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跳槽,這也是這個快速變化時代的特點。本報記者 孫喜保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