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海內外專家聚焦中國“樞紐經濟” 強調“錯位與聯動”

2016年09月13日 08:06: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近百位對華經濟專家、跨國企業高管12日齊聚南京,把脈中國經濟。與會人士普遍認為,在全球供給側再平衡的背景下,中國“樞紐經濟”前景廣闊,但必須重視城市間的“錯位與聯動”。

  當天,“2016南京市長國際諮詢會議”在南京召開。

  “德國法蘭克福航空港、美國孟菲斯機場……諸如此類的著名交通樞紐,憑藉區位優勢集聚了一批全球知名企業。在中國,以南京為例的城市如何依託樞紐地位,發揮綜合優勢、培育主導産業?”南京市長繆瑞林以此為題,問策國內外專家。

  在華生活了35年的中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白德能(RobertTheleen)認為,教育、就業、食品安全、娛樂和潔凈環境日益成為外籍人士到華投資最看重的因素,也影響了跨國企業的選址。中國城市應該在這些“軟條件”和“品牌建設”上下足功夫。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馬吉特·莫爾娜(MargitMolnar)指出,近年來,跨國公司選址時更多考慮到工業和區位的佈局,關注産業互動。因此,中國城市必須充分挖掘自身優勢,在“錯位發展”同時,注重與其他城市的融合。

  與會專家還特別分享了新加坡和香港打造“樞紐經濟”的經驗。

  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中國司司長何致軒表示,要成為樞紐,城市必須能夠把握企業流動,精準提供服務。“以港口發展為例,90%的貨物在新加坡轉机只需10分鐘,為此我們做了非常多的研究,把新加坡建成世界級港口。”

  香港貿發局華東、華中首席代表鐘永喜則認為,樞紐經濟有兩個基本問題:貨從哪來,賣到哪去;人從哪來,要到哪去。因此,“路”尤為重要。這裡的“路”,不僅僅是交通之路,更是培育特色産業之路。

  “南京市長國際諮詢會議”發起于2006年,會議圍繞經濟發展和民生關注重點,由南京市長確定諮詢主題,聽取海內外嘉賓對城市發展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