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聚焦高鐵的"顏值"與"氣質" 中國高鐵邁入2萬公里新時代

2016年09月12日 13:16:19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坐上高鐵去北京,一路都是美麗風景,去圓我的中國夢……”幾年前青年歌手徐子崴的一首《坐上高鐵去北京》,唱出了“高鐵中國”的青春與夢想。

  隨著10日6點31分G1908次高鐵列車從鄭州東站發出,鄭(州)徐(州)高鐵正式開通運營,標誌著中國高鐵運營里程突破2萬公里。

  從2008年的京津城際到鄭徐高鐵,8年間,我國高鐵從無到有,再到如今的“公交化”密集運營,高鐵正以它特有的“顏值”與“氣質”改變著人們生活。

  高鐵成網,東西南北“縱橫行”

  隨著鄭徐高鐵開通,中國早期規劃的“四縱四橫”的高鐵網基本已成形。北至“白山黑水”,南至“熱帶雨林”,東臨大海,西入戈壁,處處都有“子彈頭”的身影。

  鄭徐高鐵設計最高時速350公里,初期運作時速300公里。運營後,從鄭州到徐州行程縮短到1.5小時左右,鄭州到上海行程縮短至4小時左右。

  “地鍋雞、碭山梨、水激饃、雙腸湯……”上海網友梳理了鄭徐高鐵沿線的美食,建議大家中秋節到鄭州來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

  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鄭徐高鐵與已運營的鄭西、西寶、蘭新高鐵和在建的寶蘭高鐵,構成了新的高標準、大能力歐亞大陸橋運輸通道,並連通已運營的京滬、京廣等高鐵,使我國高速鐵路網進一步完善,大大縮短我國西部地區與中東部地區的“時空距離”。

  “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城市群高鐵已連片成網,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四大板塊實現高鐵互聯互通,我國現代化的高鐵網已經初具規模。”同濟大學教授孫章説。

  中國高鐵的雄心並不止於此,更加密集的“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已經規劃。

  按照最新發佈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到2025年,我國鐵路網規模將達17.5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鐵3.8萬公里左右,比2015年底翻一番。到2030年,基本實現內外互聯互通、區際多路暢通、省會高鐵連通、地市快速通達、縣域基本覆蓋。

  “我國遠期鐵路網規模將達20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鐵路4.5萬公里左右。”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司司長費志榮説,屆時全國鐵路網將實現相鄰大中城市間1至4小時交通圈。

  “公交密度”,異地生活同城效應

  每天,中國高速鐵路上開行的動車組多達4200多列,運送旅客450多萬人次。

  全路高鐵運營里程排名第一的上海鐵路局內,同一路徑同一到站最短4分鐘就有一趟高鐵列車發出,南京南站平均一天停靠430趟高鐵動車。

  不少地方,特別是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城市群,高鐵讓不少人享受到“公交化”、“通勤化”出行的便捷,“打高鐵”上班成為新時尚。

  在北京南三環附近上班的李淼在河北廊坊買了房子,乘坐高鐵只要21分鐘便可到達北京南站。京滬高鐵開通後,上海到昆山只需18分鐘,上海上班、昆山安家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同城效應’已經開始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時空觀念和置業理念。”北京交通大學教授李紅昌表示,“候鳥族”數量不斷增加,已成為一種穩定的生活方式。

  “高鐵密度”正在輻射更廣泛地區。鄭徐高鐵開通,結束了長三角地區去往西北方向不通高鐵的歷史。據鄭州鐵路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鄭徐高鐵開通後,鄭州東站、鄭州站都有開往上海方向的高鐵列車。以往從上海到河南旅遊多為大巴往返,要一天時間;高鐵開通後,時間大大縮短。

  孫章表示,鄭徐高鐵開通,有助於我國中西部與東部地區互聯互通,對發揮鐵路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服務保障作用,促進區域旅遊升溫、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