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中國外匯儲備呈“五降三升” “余糧充足”有底氣

2016年09月12日 10:28:5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結合近日出爐的外匯儲備數據,今年前8個月中國外匯儲備整體呈現“五降三升”走勢:1、2、5、7及8月出現下降,3、4、6月則反彈上升。期間,最高值為1月的32308.93億美元,最低值為8月的31851.67億美元。對此,專家指出,儘管近兩個月外匯儲備再次出現下降,但這只是個別月份的正常波動。整體來看,今年以來中國外匯儲備保持了有增有減的小幅波動,並處在相對合理、安全的區間內。未來,在中國經濟良好基本面的支撐下,同時考慮到市場各類因素的影響,中國外匯儲備將能夠繼續保持基本穩定。

  連降兩月創新低

  繼7月份外匯儲備小幅下滑41億美元,8月份中國外匯儲備再次出現下滑,並創下2011年12月以來新低。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截至8月底,中國外匯儲備為31851.67億美元,較7月份減少159億美元。

  “關於外匯儲備波動,首先應該認識到,個別月份因為市場原因出現小幅下降或上升都屬於正常現象,外界對此不應有‘過激’反應。事實上,8月份外匯儲備減少159億美元也沒有超出市場預期,總體仍處於可控範圍。就其下降原因而言,8月份人民幣匯率出現的貶值以及企業‘走出去’所衍生的正常投資用匯需求,都導致了外匯儲備的減少。”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張煥波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

  根據中金公司、招商證券研究中心等機構的測算,匯率變動在8月造成了外儲40多億美元的負向估值效應,如果扣除該因素,7月、8月這兩個月的實際降幅很接近,中國跨境資本流動仍向著平穩的方向發展。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認為,季節性因素也是8月份外匯儲備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出境旅遊、讀書的人數增多,購匯需求增加;另外到了第三季度,一些境外上市銀行會派息,也會對外匯儲備産生影響。

  區間波動有“紅線”

  “儘管最近兩個月外匯儲備再次出現下降,但總體來看,與2015年相比,前8個月外匯儲備下降幅度相對較小。其中,3月、4月、6月外匯儲備還出現了上升,這説明今年我國外匯儲備雙向波動的基本趨勢較為穩定。”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説。

  張煥波指出,結合前8個月外匯儲備的數據來看,中國外匯儲備在合理區間內小幅波動,總體保持平穩。外匯儲備波動與人民幣匯率、市場行為及外部環境都密切相關,在這些因素的驅動下,外匯儲備自然會出現有增有減的小幅波動,但發生大幅上升或直線下降的可能性都是比較低的。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助理丁志傑表示,這種變化也是我們樂於看到的:首先,我國大體實現了國際收支平衡,外匯儲備小幅增減。其次,人民幣匯率儘管存在一定的貶值壓力,但還是相對穩定,對外貿的壓力有所減輕。第三,外匯儲備仍在適度規模之上。

  “余糧充足”有底氣

  就外匯儲備的規模而言,雖然其在8月份創下了2011年12月以來新低,但它仍能充分滿足中國對於外匯儲備的需求。張煥波指出,中國的外匯儲備充足,3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規模在全球範圍內依然很大,也處在相對安全的區間,這樣的規模既可以滿足市場的各類需求,也能夠充分防範跨境資本流動的風險。

  事實上,8月份31851.67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規模和今年5月份的31917.36億美元很接近。而關於這一規模,央行行長助理殷勇此前就曾表示,中國外匯儲備規模受到央行市場操作、資産價格變動、匯率變化和外匯使用等多因素影響,結合儲備規模適度性的研究分析,中國目前的外匯儲備規模總體處於適度區間。

  恒生銀行高級經濟師姚少華表示,展望未來,中國外匯儲備將基本維持穩定。首先,儘管美聯儲或在今年12月再次加息,但人民幣在10月1日將正式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各國央行或增加人民幣金融資産作為外匯儲備,預計未來數月人民幣兌美元將維持相對穩定;其次,監管部門在最近數月進一步規範了跨境資本流動;再者,未來數月我國出口或溫和反彈,貿易盈餘將繼續保持高位。

  “總體上,外匯儲備大幅變化概率已經下降。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增長再平衡進程的進一步推進,中國經濟增長表現出進一步穩定態勢,市場對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擔憂下降。另一方面,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外部需求不穩定,政治經濟不確定性升溫,令資本大幅流入中國的概率也在下降。”國金證券分析師徐陽認為,外匯儲備在今年後續時間或延續小幅變化態勢。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