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中國高鐵製造企業在南亞地區首個鐵路工廠投産

2016年08月22日 13:16:51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車頭跑得好,電機少不了。電機就好比列車的心臟……”年近半百的楊衛東談起跟自己打了半輩子交道的鐵路電機,總有説不完的話題。如今,這位中國中車永濟電機公司的“金藍領”有了自己的海外傳人——印度技工格拉韋·杜比。8月20日這天,在位於印度新德里和孟買之間的哈裏亞納邦巴沃工業園區嶄新的電機生産廠房裏,他們倆和數百位來賓共同見證中印合資中車先鋒(印度)電氣有限公司的投産儀式。從這一天起,印度千百輛鐵路機車將迎來印度技工親手打造的“機車之心”,中國高鐵製造企業中國中車也從此擁有了在印度乃至南亞地區的首個鐵路工廠,“印度製造”和中國交通裝備企業首次實現本土化合作。

  從“手把手”到“放心走”

  在中車先鋒(印度)電氣有限公司的投産儀式現場,一個茶几大小的“黑疙瘩”旁居一角。它看上去並不起眼,卻是中印技工過去半個月來共同合作的結晶——首臺在印度裝配調試達標的列車電機。“這臺電機昨天才通過各項檢測,刷上漆,稱得上是中國師傅手把手帶印度徒弟生産出的第一台産品,一台內燃機車需要6台這樣的電機。”中車先鋒(印度)電氣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薛迎江向本報記者介紹説,“電機過關,火車才能跑起來,它是軌道列車傳動系統的關鍵,就像人的心臟,心臟沒毛病,四肢才聽使喚。”

  “心臟”好不好,光看看可不成,得試。中國中車副總裁余衛平在本次投産儀式上坦承:“萬事開頭難。幾年前當我們的電機剛進入印度市場時,中國電機和美國的3台電機同時裝在機車上做測試,第一天就出現了問題,這讓印度方面的總工程師很不高興,最終還是我們的工程師找出了美國電機存在的問題並提供了解決方案,這才讓中印雙方的合作順利展開。”

  隨著包括電機在內的中國中車産品相繼進入印度市場,印度鐵路方面對中國産品的信任日漸增強。2007年至今,中車産品已連續7次獲得印方訂單,成為印度鐵道部一級供貨商。在此基礎上,中印合資建廠,讓列車電機等相關産品在印度實現生産成為可能。2014年,中車永濟電機公司與印度先鋒貿易公司共同投資6340萬美元,組建了中車先鋒(印度)電氣有限公司,其中中方持股51%,印度先鋒貿易公司持股49%。歷經兩年多的廠房建設,工廠如今已具備投産條件。

  中車先鋒(印度)電氣有限公司目前已招聘了17名印度員工,他們今年6月被送往中國培訓,杜比就是其中一員。“我這個徒弟人很踏實,很願意學,我相信過不了多久他就能完全上手。”在楊衛東看來,杜比還只能算是“初級藍領”,和自己差了至少6級,但中國這套技工評價體系的引入同樣會帶動印度技工水準的提升,這種以人為本的技術進步才是實現“印度製造”的根本所在。

  什麼時候回中國?面對這個問題楊衛東很坦然:“我相信,個把月後我們就能放心回國了。他們已經在中國接受過培訓,我們在這裡又手把手地教,很快他們也會有徒弟,這個廠的生産終究要靠印度人來實現。”

  從“走出去”到“走上去”

  中車先鋒(印度)電氣有限公司主要生産和維修鐵路電機,為印度鐵路提供技術支援,同時為石油鑽井、風力發電、礦山裝備提供整套電傳動系統。

  “在印度6萬公里的鐵路面前,僅僅建設一個電機製造工廠是遠遠不夠的。”余衛平在20日晚新德里舉行的“中車製造”推介會上説,“中國中車還要進一步建立轉向架、車體、牽引系統這些核心部件和整機的工廠。”隨著工廠正式投産,中國中車在印度的出口模式將從單一的産品輸出轉變為技術輸出、資本輸出、服務輸出等綜合性輸出,帶動當地軌道交通産業鏈的完善和升級。

  中國中車進一步走出去的計劃與目前正蓬勃展開的印度鐵路改造計劃不謀而合。中車先鋒(印度)電氣有限公司印方副總經理阿曼阿格瓦對本報記者説:“印度鐵路建設正處於快速增長期,僅牽引電機的年採購量就達2000台,我們這個廠還會進一步拓展産品線,讓運作在德里、孟買、加爾各答等地的列車都用上我們自己生産的産品。”

  “從過去産品走出去,到如今産能、技術走出去,今後我們還要實現品牌‘走上去’。”中車永濟電機公司黨委書記寧文澤向本報記者強調,印度的投資環境正在明顯改善,中國産品理應抓住這一時機真正投入到印度大市場的競爭中來,憑藉自身過硬的品質與服務贏得客戶的信任。他補充説,印度鐵路系統基本上屬於國營,此前也有“鐵老大”之稱,但他們正跟中國學習公司化經營,中國鐵路大發展的經驗被認為值得在印度複製。

  從“本土化”到“國際化”

  哈裏亞納邦雷瓦利區行政長官庫夏對本報記者説,中車先鋒(印度)電氣有限公司是印度莫迪政府提出“印度製造”後,首家在印度本土投資興建的軌道交通裝備電氣牽引設備製造企業,對哈裏亞納邦乃至印度來説意義重大。庫夏表示,印度鐵路建設潛力巨大,中國擁有先進的技術和資金,兩者合作空間巨大,中車先鋒(印度)電氣有限公司就是兩者合作的首個嘗試,這一合作不僅將推動“印度製造”和印度鐵路系統的升級換代,而且將為哈裏亞納邦創造就業機會,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實現的不僅僅是雙贏。

  中國駐印度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李柏軍對本報記者表示,中車先鋒(印度)電氣有限公司是中國在印度投資興建的首個軌道交通裝備電氣牽引設備製造企業,也是中國鐵路高端製造業投資印度的首個標誌性項目,代表著中印産能合作正在朝著高技術、高層次、高標準方向邁進。全球規模最大、品種最全、技術領先的軌道交通裝備供應商——中車集團落戶哈裏亞納邦,“中國品牌、印度製造”的機車將廣泛服務於印度的鐵路系統,“MADE IN CHINDIA”(中印製造)將成為現實。

  “我們不僅要做到印度生産、印度銷售,中國中車更希望實現以印度為基地,産品及服務輻射整個南亞的長遠目標。”中車先鋒(印度)電氣有限公司總經理荊躍鵬在電機生産車間向本報記者表示,“這裡不止是一個新的起點,更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出發點。相信中印製造業都能在這裡找到新的增長點。”正如李柏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所言:“聖雄甘地把中國和印度看作同舟共濟、患難與共的同路人。願中印兩國經貿合作的未來如同中國中車和印度先鋒貿易公司的合作一樣,攜手前行,再創輝煌。”

  (本報新德里8月20日電)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