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傅園慧帶來“泥石流”效應 中國網紅經濟持續升溫

2016年08月22日 08:19: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儘管結束比賽返回中國,但奧運“網紅”(網路紅人)傅園慧所帶來的“泥石流”效應仍在繼續:“表情包”刷屏朋友圈、粉絲數量躥升、相關産品脫銷等。這也為身處風口的“網紅”經濟再添一把火。

  2016年,被不少人視為真正意義上的“網紅元年”。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出現了第一個與傳統印象截然不同的“網紅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在中國,網紅“Papi醬”拿到120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鉅額投資,讓“網紅”經濟真正站上風口。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網紅”效應已滲透中國社交、電商、直播、遊戲等移動網際網路的各個細分領域,“網紅”經濟規模已經超過千億元。

  網紅商學院創辦人、iamstyle時尚媒體創辦人丁辰靈日前在新浪財經等機構主辦的“中國財經網紅節”上指出,“網紅”經濟誕生的基礎在於社會環境發生了三方面的變化。

  一是傳統媒體環境發生了變化。現在電視開始步平面媒體的後塵,不再成為主流用戶、主流人群所觀看的媒體。如:《老九門》、《太陽的後裔》等熱門劇的入口,已經從電視變成了網路。

  二是消費向中高端升級。一些針對大眾消費品的消費放緩,而中産階級的中高端消費在快速增長。

  三是場景發生了變化。今天的用戶大多不會從過於繁雜的資訊中去篩選其感興趣的,而是通過別人的整理,“立刻獲得什麼東西是最好、最靠譜的資訊”。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曾經表示,“網紅”經濟是新經濟中誕生的一個全新經濟角色,這個角色在製造商、設計者、銷售者、消費者和服務者之間産生了全新的連接,展現了網際網路全面融合新經濟時帶來的無窮活力。

  丁辰靈則認為,實際上對於“網紅”來説,“人”本身成為了內容,關注“人”成為了獨一無二的消費體驗。

  不過,這種很大程度上依靠吸引注意力的“網紅”經濟能走多遠?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網紅”經濟仍處於眼球經濟階段,人氣的持續性是對“網紅”變現能力的最大考驗。現在有大量“網紅”依靠“一脫成名”、“一罵成王”等極端方式博出位,網路視頻直播也大多充斥著低俗內容,與社會風氣和主流價值觀産生衝突。另有不少“網紅”僅僅依靠“顏值”,同質性非常高,持續“紅”和持續變現的能力也受到質疑。

  國內新媒體大數據平臺“清博大數據”發佈的一份名為《網紅時代的來臨》的報告稱,“網紅”經濟面臨的幾大痛點之首就是變現渠道和行業領域的局限性。另外,商業化運作與個人風格維繫之間的博弈;內容創作的穩定性和規模化成本等等都讓“網紅”變現的持續性面對挑戰。

  微創新研究中心、金錯刀頻道創始人金錯刀在此間表示,“網紅”如何走出“見光死”,持續做贏家十分關鍵。他支招稱,“網紅”應該形成一個“超級人格體”,這個人格體要能激發受眾的情緒;要能夠調動一個社群,特別是其中的鐵桿粉絲;還有就是要找到一個PK的對象,産生持續的話題性。

  有人開始擴展“網紅”的行業“邊界”,將偏向娛樂化的“網紅”與嚴肅的財經領域相結合。中國財經網紅孵化基地日前落戶北京,29名首批新浪財經簽約主播收到聘書。新浪微博高級運營總監胡亞東指出,大資管時代已經到來,人們越來越有投資和財富管理意識。“網紅”與財經的結合,能讓高凈值人群、中産和社會中低層,都會有強烈的反應。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