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職工醫保退休比降至七年最低

2016年08月16日 15:38:04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人社部近日發佈《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5》,統計數據顯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職工退休比下降至2.84,為七年來最低水準。這也意味著,從全國來看,目前只有不足三個在職職工為一個退休人員醫療費用“埋單”。

  報告披露,截至去年底,全國28893萬職工參保基本醫療保險,比上年增597萬,增長2.1%,比2010年增加5158萬,年平均增長4%。其中,參加職工醫保的在職人數21362萬,佔參保總人數的73.9%,而退休人員總數為7531萬,佔比26.1%。與2014年數據相比,在職職工人數佔比下降了0.5個百分點,退休人員佔比上升0.5%。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職工退休比(職工人數與退休人員人數之比)為2.84,為連續第四年下降。2009年至2014年,這一數值分別為2.97、2.99、3.02、3、2.95和2.9。其中,24個省份的職工退休比低於全國平均水準。

  根據職工醫保政策,退休人員不繳費,而退休人員每人平均醫療消費大大高於職工,職工退休比下降預示醫保基金收入減少,醫保基金支出增加。

  事實上,在醫療費用支出增加和老齡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醫保基金正面臨越來越大的支付壓力。《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報告2014》曾預測,2017年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將出現當期收不抵支的現象,到2024年就將出現基金嚴重赤字。

  有觀點認為,目前醫療衛生費用快速增長對醫保基金結余形成壓力,控制醫藥費用增長是解決醫保基金可持續性問題的著力點。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應把支付方式改革放在醫改的突出位置,發揮支付方式在規範醫療服務行為、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方面的積極作用。與公立醫院改革、價格改革等各方聯動,發揮醫保支付對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激勵約束作用。

  下一步將結合醫保基金預算管理,全面推進付費總額控制,加快推進按病種、按人頭等付費方式,探索總額控制與點數法的結合應用,建立複合式付費方式。同時醫保要積極參與醫藥和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制定與價格改革相適應的藥品和醫療服務醫保支付標準,探索建立引導藥品價格合理形成的機制,促進醫療機構主動降低採購價格。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