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95後就業觀:四成想憑顏值吸睛 最願當主播

2016年07月27日 08:55:35  來源:中國網
字號:    

  報告顯示,在95後最嚮往的新興職業排行榜中,絕大多數人選擇了主播職業,接下來還有網紅、聲優、化粧師、Cosplayer(專業角色扮演者)等。

  2016年大學畢業生的數量再創新高,達到765萬人。這一年,95後畢業生紛紛步入職場,他們“年輕”“有想法”卻又“自我”“任性”,成為不可忽視的職場新力量。

  日前發佈的2016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的大數據報告“95後迷之就業觀”指出,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52%的大學畢業生選擇在找工作的道路上奮戰到底,而48%的畢業生“不就業”。新環境下,95後畢業生的就業選擇更加靈活,就業觀念發生較大改變。

  在“不就業”的95後中,有近四分之一選擇繼續學習,有16%的人嚮往出國留學。除了讀書,有超過15%的人嚮往創業當老闆。

  該調查顯示,對於經濟基礎薄弱的95後來説,能夠接受的創業成本在1萬~5萬元間。且95後的創業目光主要鎖定海淘、O2O、自媒體等新興網際網路創業項目,也有越來越多的95後用學到的知識反哺家鄉,探索農業創業。另外,北京、深圳、廣州的畢業生對網際網路創業的關注指數最高;成都、蘭州的95後畢業生對教育培訓最感興趣;來自安徽、河南和東北三省的95後畢業生主要對農業養殖致富有興趣。

  2015年年底,百度貼吧聯合智聯招聘發佈的《90、95後職場私密調查》顯示,近六成(58%)的人希望未來能夠獨自創業。而在創業之前,63%的人會選擇去大公司積累經驗和人脈關係,為未來的創業成功加大籌碼。

  此外,95後不就業的選擇中,“間隔年”的選擇比例也較大,達到4.8%。“間隔年”是指青年在升學或畢業以後、工作之前,做一次長期的旅行,體驗與自己生活的社會環境不同的生活。近年“間隔年”逐漸興起,受到部分高校畢業生的關注和學校的支援,很多尚未做好準備的95後畢業生選擇以“間隔年”的方式去思考未來。

  報告顯示,95後最嚮往的間隔年方式是教育義工(76%),其他還有服務業(8%)、工廠工人(7%)、醫療義工(5%)、環保義工(3%)。此外,95後最嚮往的間隔年目的地並非繁華大都市,更多人選擇了慢節奏的閒適小城。

  作為跟隨網際網路發展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95後還非常敢於嘗試由網際網路所催生的各種新鮮職業。報告顯示,在95後最嚮往的新興職業排行榜中,絕大多數人選擇了主播職業,接下來還有網紅、聲優、化粧師、Cosplayer(專業角色扮演者)等。

  在就業選擇上頗具個性的95後們,職場表現將會如何?《90、95後職場私密調查》顯示,90後最無法接受的同事類型分別是討好上級的“馬屁精”型和倚仗工作年限的“倚老賣老”型。兩者分別以48%和30%的佔比,超過其他選項。此外,超過六成的90後相信自己能在保持個性的同時,也能夠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實現自我價值。

  而相對於父輩們衡量工作優劣的重要標準“五險一金”,90後、95後表示,彈性工作制、年假、班車等“軟福利”更加重要,64%的90後在擇業中更看重公司的軟福利。其中,彈性工作制以35%的佔比位列第一,年假以32%的佔比位列第二。

  《海峽導報》曾報道,對職業院校畢業的95後們來説,薪酬待遇已經不是新生代技能人才的唯一選擇。廈門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的職業院校在校生基本都是95後,由於家庭條件和受教育程度的改善,這些即將進入社會的技術人才在選擇就業時,考慮的不僅是薪酬待遇,他們對就業環境、職業發展、企業文化、社會保障等也有更高的期望,甚至企業內男女比例的多少、宿舍離工作地點的遠近、宿舍是否有Wifi等都是他們考慮的因素。

  同時,許多90後認為,顏值的高低非常重要,甚至直接影響自己的工作、生活和未來。《90、95後職場私密調查》顯示,希望通過顏值引起同事關注的人佔43%,比例甚至超過了“通過工作能力得到認可”。對於高顏值帶來的職場優勢,58%的人希望借此在職場中受到同事傾慕,成為辦公室的焦點。但是對於因為高顏值而帶來的“桃花運”,他們卻是拒絕的,超過一半的90後表示不想談辦公室戀情。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