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經濟半年報發佈 中國經濟築底企穩

2016年07月16日 13:11:54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北京7月16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國新辦昨天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介紹了二季度和上半年國民經濟運作情況,二季度和上半年GDP同比增長6.7%。

  先來關注走高的數據。今年上半年,第三産業增加值比重為54.1%,比上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産業14.7個百分點。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高技術産業同比增長10.2%。

  當然,也有回落的。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名義增長9.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7個百分點。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

  還有持平的數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9.7%,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5%,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1%,這些增速都與一季度持平。

  中國經濟新特點:穩、進、新、好、難

  那麼,上半年經濟運作究竟有哪些新特點?對此,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盛來運用“穩、進、新、好、難”五個字對當下經濟形式做出全面評價。

  盛來運:“第一個關鍵字“穩”,是指經濟運作平穩,經濟增長一季度和二季度GDP增長率都是6.7%,呈現出階段性企穩的態勢,就業穩、物價穩、收入和消費增長也穩。第二個字是“進”,主要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轉型升級在穩步推進,力度加大。第三個字是“新”,這個“新”主要是新經濟發展的態勢良好,新的動力在增長。第四個字就是“好”,主要表現在經濟運作的品質有所改善,好的因素在累積。上半年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了5.2%,這意味著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式有所好轉。第五個字就是“難”,“難”表現在兩個層面,國際環境仍然複雜嚴峻,世界經濟復蘇不及預期,貿易增長持續低迷。從國內來看,中國經濟正處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調整的鎮痛仍在繼續。”

  中國經濟最大的亮點就是 “平穩”

  多項經濟指標顯示:中國經濟穩中向好。上半年CPI上漲2.1%,物價水準總體平穩;6月當月,PPI同比下降2.6%,降幅連續6個月收窄。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向松祚認為,當下,中國經濟最大的亮點就是 “平穩”。

  向松祚:“平穩兩個字是最大的亮點。在比較糟糕的國際形勢條件下,中國能夠維持平穩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了。具體來看,第一,就業的形勢沒有出現大的變化,就業情況還不錯。第二,用電量的增長情況也不錯,這體現出我們的一些政策正在發揮作用,投資特別是固定資産的投資仍然在中國經濟中起到了相當關鍵的作用。第三,全球的經濟局勢確實非常不妙,雖然進口下降的比較多,但是我們的出口在上半年沒有出現急劇的下降,這也顯示出我們中國的出口産業在全球市場中還是有相當的韌性和頑強的競爭力的。”

  經濟學者馬光遠分析,整體數據反映上半年穩增長的政策有成效:

  馬光遠:“二季度的6.7%消除了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國際國內對中國經濟的擔心。過去我一直強調,對於中國經濟而言,過度樂觀或者過度悲觀都是不符合實際的。上半年的數據最起碼説明瞭一個問題,就是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擔心,包括一些人大肆唱衰中國經濟,應該説沒有任何必要。因為中國經濟本身的迴旋餘地比較大,中國政府只要採取一些政策或者措施,一般都會取得比較明顯的成效。應該説上半年6.7%的增長,反映了我們的政策在穩增長層面做出的一系列努力都取得了一定的回報,成績來之不易。”

  除了6.7% 的GDP增速,還有哪些數據值得關注?

  “新經濟”日益釋放活力

  今年上半年,網上零售額大約2.2萬億元,同比增長28.2%,中國高技術産業同比增長10.2%。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從新産業的情況看,高新技術産業繼續加快。戰略性新興産業二季度增長了11.8%,比一季度加快了1.8個百分點。從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來看,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上半年網上零售額增長28.2%,網路約車、線上教育、醫療等各種新的商業模式層出不窮,新産品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經濟學者馬光遠認為,以新經濟加速崛起為代表的動能轉換,反映出中國經濟結構正在不斷優化。

  馬光遠:“在新興産業、新經濟層面,特別提到資訊傳輸軟體、資訊技術服務等等的增速達到了20%以上。這一系列的變化説明什麼?説明中國經濟在穩增長的同時,在供給側結構改革層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服務業高增長

  今年上半年,第三産業同比增長7.5%,佔GDP的比重是54.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8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説,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符合新常態下的發展規律。

  盛來運:“服務業近幾年保持較快增長是有理由的。首先,服務業加快發展符合産業成長規律,從國際經驗來看,一般是在工業化的中後期階段都會出現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情況。同時這一階段也是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關鍵時期,大家對生活性服務業的需求也是急劇高漲,這兩點共同推進了服務業發展的速度在加快。我國進入這個轉型階段以後,出現這樣一個現象,是符合新常態發展規律的。”

  民間投資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上半年的情況到底如何?根據盛來運的介紹,上半年民間投資增速繼續回落,比1-5月份回落了1.1個百分點。但是,部分先行指標已經有所改善。

  盛來運:“像固定資産投資的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上半年增長25.1%。同時,近期市場環境有所改善,尤其是PPI的降幅在持續收窄。近日國務院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民間投資有關工作的通知》,針對民間投資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影響因素。只要加強政策的落實,再加上市場環境的變化,先行指標也不錯,民間投資未來可能會有所改善。”

  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許維鴻認為,對於民間投資增速下滑,需要格外重視。他提出了吸引民間投資的對策。

  許維鴻:“我們的供給側改革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大環境,所以在這個背景下,適度的增加國有投資,增加基礎設施建設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但是下半年PPP的推進以及混合所有制的改革都是吸引民間投資回到實體經濟的好辦法。”

  亮點很多,問題也存在

  二季度的經濟數據已經發佈,亮點很多。但是,不可忽視的是,當前還面臨不少問題,比如國際環境複雜,國內金融風險凸顯、資本市場疲弱,下行壓力依然存在。未來的經濟政策應該如何制定?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向松祚認為,必須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向松祚:“在目前情況下,財政政策還是有空間,我們的去杠桿主要針對非金融的企業,製造業和房地産企業要去杠桿,但是我們政府的杠桿,特別是中央政府的杠桿還有加大的空間,我們應該啟動東西部,包括東部老工業基地和廣大的鄉鎮基礎設施的建設,通過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來拉動需求。”

  經濟學者馬光遠建議,下半年,我國的宏觀政策目標應當繼續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做文章。

  馬光遠:“下半年,中國的宏觀政策目標,還是主要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做文章。對於中國經濟而言,重要的仍然是痛下決心,通過結構調整,通過一系列長期的舉措,實現中國經濟動能的轉換,把中國經濟真正變成一個創新型經濟,提高全要素生産率,實現中國經濟的産業和動力的全面升級。不要因為數據漂亮而忘記中國經濟為什麼出發。”

[責任編輯:李桂英]

相關內容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