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新版葫蘆娃成整容臉?製作方委屈:成本不足

2016年07月14日 10:01:43  來源:法制晚報
字號:    

  《新葫蘆兄弟》

  近日,動畫片《新葫蘆兄弟》正式上線,對於《葫蘆兄弟》這樣具有30年曆史的知名動畫IP,新版的網路評分竟然低到3.6分,新版動畫片一經上線就遭到網友一片罵聲,“人物造型就是《喜洋洋》和《大頭兒子》聯合版,故事情節傻弱至極,千年後葫蘆娃的爺爺竟然成為有法力的土地公公,葫蘆娃因為失憶變成了‘傻白甜’。”

  對於這樣的經典動畫IP如何發掘其背後的價值已成為國産動漫人對於IP研發的一項重要功課,類似《新葫蘆兄弟》這類型的動畫改編還不如不做。

  據悉,《新葫蘆兄弟》宣佈將進行5季共260集的動畫製作,其中首季52集。

  觀眾吐槽

  葫蘆娃變成“傻白甜” 個個都是網紅臉

  “蛇精,還我爺爺,還我爺爺!”這句臺詞你記得嗎?30年前,13集動畫片《葫蘆兄弟》播出,堪稱中國動畫經典,更是不少80後的難忘記憶。

  近日《新葫蘆兄弟》開播,上線4集網路點擊率突破2000萬。記者了解到,《新葫蘆兄弟》新增了一位大BOSS金翅雕,當年短暫亮相的爺爺也復活了,最不能讓人理解的是,新故事中的爺爺竟然成為土地公公,身上具有法力。

  網友吐槽新版動畫片還不如五毛錢的特效。並調侃葫蘆兄弟個個都變成了“網紅”,大眼睛、粗眼線是標配,造型和過於稚嫩的配音都遭到了吐槽。

  《新葫蘆兄弟》剛剛上線,就得到了不少家長的集體抵制,一位80後母親小倩告訴記者:“86版《葫蘆兄弟》是我們兒時的經典,但是《新葫蘆兄弟》品質實在太差了,我決定不讓孩子看了。”

  行家解局

  “新葫蘆”成本不足 品質難免受到影響

  對於《新葫蘆兄弟》的觀眾定位出品方並不明確,資深影視宣傳張雅告訴記者:“新版動畫片如果是拍給80後看的,現在的成片實在太低幼了,30年前的那些小觀眾已經為人父母。我想這部動畫片一定是想打造一種闔家歡的景象,父母能陪孩子一起看,一同找回童年的記憶,但是就是這樣闔家歡的定位,讓這部動畫片不倫不類。”

  為什麼《新葫蘆兄弟》這樣的動畫五毛錢特效頻出,記者就此採訪了資深動漫製作公司動漫堂創始人王鵬,他直言:“主要是資金不足搞的,其實國內動漫發展到今天,《大聖歸來》和《大魚海棠》已成為國産動漫的旗幟水準,如果有觀眾會質疑《大魚海棠》的故事,但絕對不會質疑他的動漫效果。我給《新葫蘆兄弟》算筆賬,現在國內製作動畫片每分鐘三萬到四萬,《新葫蘆兄弟》去掉片頭和片尾每集8分鐘,光製作成本每集就要24萬,《新葫蘆兄弟》共520集,整個項目下來要1.2億,據我所知這個項目並沒有融到這麼多錢,所以一定會在品質上偷工減料。”

  對於國産動漫如今發展的水準來看,王鵬直言:“想要拍成這麼難看也需要功力。”隨著動漫文化的發展,國産動漫已經達到較高發展水準,近期就有一部國産動漫《一人之下》登陸日本東京電視臺黃金檔,這部動畫片從創意到製作都由中國團隊一手打造,王鵬坦言:“製作費用有限,再加之動畫公司還要買《葫蘆兄弟》的版權IP,各方面影響到一起才會産生今天這樣一部動畫片。”

  行業呼籲

  經典改編不等於毀IP 沒有能力可以不做

  從全球視野來看,目前國産動漫作品開發還不是第一位,而通過對經典IP的改編,正是一個不斷的嘗試的過程,作為觀眾,也應該對經典形象的再塑造持積極態度。但類似《新葫蘆兄弟》這樣的差評改編還須慎重,著名動畫導演于勝軍認為,故事傳承性,恰恰是葫蘆兄弟IP的最大價值。“兒童動畫大都是屬於形象型IP,即以兒童為主要消費群體,具有人物形象鮮明,講究情節趣味性的特點。受眾群對於IP的忠誠度很高。葫蘆兄弟同樣如此。”于勝軍認為,“但是,形象型IP的孵化週期很長,需要通過家長們的經驗和親子傳承來進行持續消費,從而形成經典品牌。例如美國的《芝麻街》,始於1969年,至今尚在連載,幾代人看著一同成長。”

  行業內也有觀點認為:“對於經典的改編要有品質基礎,不能瞎改、亂編,這是對於IP的二度破壞,如果沒有改編的能力,經典IP可以不改,可以不做,不要將上一代人的經典,毀在我們這一代人手裏。”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