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李克強:中國新經濟發展超出預期

2016年06月29日 08:12: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8日上午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同出席2016年夏季達沃斯論壇的300多名各國企業家代表舉行對話會。

  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以及荷蘭皇家帝斯曼集團、美國雲火炬公司、美國鋁業、賽富時公司、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等企業的負責人分別就中國經濟形勢、結構性改革、制造業升級、金融和資本市場等發言並提問。李克強一一作了回應。

  李克強表示,改革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我們著力推進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和營改增等大規模減稅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揮好人的創造力和市場潛力,新經濟、新業態的發展超出預期,為就業提供有力支撐,改造和提升傳統動能也取得積極進展。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保持中高速增長,結構更加優化。

  李克強指出,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處于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我們出臺“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等戰略,著力推動中國制造智能升級,更好滿足不斷發展變化的市場需求。部分行業出現產能過剩問題,主要是由于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國際貿易增長低迷造成的,需要各國共同應對。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將堅持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多措並舉淘汰落後產能,同時努力妥善安置富余員工,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

  李克強強調,中國將繼續按照市場化、法治化方向推動資本市場發展,完善金融監管,防范係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

  李克強表示,我們致力于推動中國經濟在開放中實現轉型升級,將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條件,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打造全球潛力最大的投資市場和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熱土。歡迎國內外企業家抓住機遇,在華拓展業務,共同撐起中國未來發展的藍圖,更好實現互利雙贏。

  實際上,傳統產業在新工業革命浪潮下如何實現轉型升級已經引發各界關注。多位參加此次論壇的代表建議,應當從網絡租車行業的共享經濟例子中得到啟發,用新技術、新思維對傳統產業進行再造,尤其是給制造業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使工業智能化再上一個新層級。不但不會因為新產業的衝擊而被淘汰,反而憑借資本優勢為新興技術的落地提供有力支撐。

  百度總裁張亞勤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要用技術創新來驅動傳統行業的升級,中國制造要發展為中國“智”造。“制造業是中國經濟的根本,不是某一個新的產業就能把其替代了的。但制造業的效率需要提高,供給要更加透明、更加均衡,互聯網其實可以起很大的作用,因為互聯網本身就是數據,可以把用戶和生產方更好地連接起來,針對產能過剩的問題,庫存的問題,供給側改革的問題,互聯網作為一項工具,都可以發揮作用。”

  “要通過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實現真正的智能化,而非只是高級的自動化。”浪潮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丕恕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仍處于信息化發展的進程中,整體信息化水平不高,使國內企業沒有較好的技術基礎和意識去提高智能制造的水平。需要以IT創新支撐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為智能制造水平的提升提供技術保障,減小企業轉型升級的成本和壓力,推進國家層面的智能制造布局,推動“中國制造2025”戰略全面落地。

  孫丕恕建議,可以由政府搭臺,建立工業4.0體驗中心,幫助國內企業強化理解、對標先進。另外,搭建智能制造公共服務雲平臺;建設創客中心,為中小企業使用先進信息技術提供資源及平臺的支持,加速技術推廣,釋放中小企業的發展潛力、創造力和活力。他說,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的推動下,中國制造業未來將由“賣產品”轉向“產品+服務”,通過服務更好地為用戶帶來新的產品體驗,通過開展服務型制造,向產業鏈兩端延伸、佔領價值鏈高端,實現整個制造業轉型升級和質效雙增,這也是智能制造的核心目標之一。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