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綜述:中國開啟“金融扶貧”新探索

2016年06月18日 16:4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國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16日在貴州省第二次大扶貧戰略行動推進大會上指出,金融扶貧是中國脫貧攻堅支援政策的亮點,要用活用足用好。

  目前,中國尚有7000萬人口沒有脫貧,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總規模。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相對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貴州、雲南、河南、廣西、湖南、四川六省區的貧困人口都在500萬以上,14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有3518萬貧困人口。

  “經過多年的努力,容易脫貧的地區和人口已經基本脫貧了,剩下的貧困人口貧困程度較深,自身發展能力比較弱,越往後脫貧攻堅成本越高、難度越大。”劉永富表示。

  缺資金、貸款難,一直是阻礙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攔路虎”。金融扶貧的出現,恰好解決該問題。青海省實施利用扶貧風險資金撬動10倍銀行貸款,助力農牧區發展特色産業;吉林省保險業擴大農業貸款抵質押擔保物範圍,緩解農民“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西藏創新金融服務方式,在偏遠地區設立“馬背銀行”、“摩托車銀行”、“汽車銀行”……

  以中國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的省份貴州省為例,2015年減少了農村貧困人口130萬人,減貧人口占全國的9.3%,是減貧人口最多的省份,金融扶貧的力量不可小覷。貴州自2015年獲得中國國家開發銀行投放項目基金15.57億元(人民幣)、落實易地扶貧搬遷項目74個;獲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提供易地扶貧搬遷長期優惠利率貸款,累計推進易地扶貧搬遷貸款項目91個、發放貸款687億元,覆蓋85個縣區,惠及92.4萬農村貧困人口;而農村信用社推出小額貸款産品“特惠貸”,累計投放98.8億元,惠及30.1萬貧困農戶。

  劉永富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扶貧攻堅主要在財政、金融、社會扶貧三方面加大投入,打好政策“組合拳”,出臺特惠政策是金融扶貧攻堅的最佳選擇。

  2015年12月,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分別設立扶貧金融事業部,依法享受稅收優惠,中國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要延伸服務網路,創新金融産品,增加貧困地區信貸投放。對有穩定還款來源的扶貧項目,允許採用過橋貸款方式,撬動信貸資金投入,對扶貧攻堅、帶動農民致富有著積極作用。

  2016年3月,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總行、國務院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決定把廣西自治區百色市、河北省保定市、貴州省畢節市、陜西省安康市作為政策性金融扶貧實驗示範區,全力推動實驗示範區如期實現脫貧,為中國金融扶貧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當地發展産業都是可以找到自己的切入點的,只要有愛心,只要願意做,辦法總是有的。”劉永富表示。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