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北京新發地節前增加蔬菜供貨量 價格保持穩定

2016年02月03日 11:08:00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新發地節前增加蔬菜供貨量

  5成蔬菜來自南方産區 價格保持穩定

  關注菜籃子

  走進新發地

  隨著猴年春節離我們越來越近,北京新發地也迎來了農産品銷售高峰。近日,北京晨報記者在新發地走訪看到,寒風擋不住人們的採購熱情,節前市場裏車輛川流不息,批發商和採購商都在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做準備。隨著節前採購高峰到來,新發地市場蔬菜上市量也同步增加,新發地農産品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介紹,目前14省市的優質農産品正在源源不斷地進入北京市場,210家與新發地市場簽有“場地掛鉤”協議的蔬菜生産基地將增加至少10%的供貨量。

  供應充足菜價相對穩定

  在蔬菜交易區,數十輛大貨車整齊地排成三行,現場交易火熱有序。新發地市場統計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1月29日,新發地市場蔬菜的加權平均價是3.44元/公斤,比1月22日的3.02元/公斤上漲13.91%;比去年同期的2.65元/公斤上漲29.81%。菜價大幅上漲是上周後期出現的大範圍強降溫的後遺症在起作用,由於強降溫天氣影響了蔬菜的生長,也對蔬菜的整體供應形勢産生了不可逆的影響。本週菜價大幅上漲的原因就是南方産區蔬菜受損嚴重,南方地區蔬菜供應整體偏緊,拉動國內大部分地區的菜價整體走高。

  據了解,在春節期間,北京新發地的蔬菜供應産地南菜達到了50%。不過,源源不斷從外省市進京的蔬菜,使得菜價浮動相對保持穩定。據介紹,節前新發地蔬菜供貨量比平時增加了至少10%,張玉璽表示,正常北京新發地每日蔬菜交易量在1.6萬噸左右就能夠滿足北京市場的供應,1月23日北京最冷的這一天,新發地蔬菜交易量達到1.8萬噸,水果1.7萬噸,交易量都有所突破。

  菜價比直供基地便宜

  “這是最好的豆王,批發價5.8元,這兩天降溫價格確實上去了。不過您別覺著價格貴,這個價格可比當地都便宜。”在南菜交易區,菜老闆與採購商談著價錢。

  北京的農産品供應屬於輸入型的,80%的農産品都從外地運進京,不過,北京的農産品價格卻屬於中下游水準。張玉璽介紹,在全國36個大中城市的蔬菜價格評比中,北京的價格排名總是在20位以後,價格總體偏低。而在這其中,北京新發地起到了一個農産品價格“穩定器”的作用。

  為了保證供應,從2009年開始,立足京城的新發地市場加快了向外走的腳步,目前已經在內蒙古、上海、山西等地建立了10家産地市場和200多萬畝農産品基地。基地、産地市場農産品直供北京,不僅保證了供應,也拉低了農産品價格。

  比如,有著“中國蘆柑之鄉”之稱的福建順昌,此前剛剛組團到北京推介,帶來了近千萬斤順昌蘆柑進京,推介當天就簽到了1400多萬元的大單,保證蘆柑以當地的價格直供北京。其中,特色産品桔柚雖説是首次進入北京,卻讓以前京城僅此一種的“甜甜柚”有了競爭對手,價格也自然會優惠很多。

  貧困山區優質農産品到京

  除了蔬菜,節日期間水果採購量也很大。新發地“悠樂果”負責人徐柱介紹,春節熱銷水果有阿克蘇冰糖心蘋果、沙糖桔、臍橙、醜桔、香梨、車厘子等,這部分水果在節前就已經備足了貨,價格比去年同期比低20%左右。“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四川蒲江醜桔,今年價格比去年低,品質也好。”

  為保障節日蔬菜價格穩定,除了每日足量供應,新發地市場還儲備有馬鈴薯、洋蔥、大白菜等“當家菜”。據了解,北京新發地市場自2009年擔負北京市生活必需品政府儲備任務,至今已整整七個年頭。

  “我在全國跑了800多個縣,全國哪個地方有好蔬菜,什麼地方有好水果,我心裏都清楚,我覺得好的農産品,北京都得有。”作為首都的“菜籃子”、“果盤子”,新發地保證了北京的農産品供應,做到了消費者滿意、政府放心。張玉璽在考察800多個縣市的過程中也發現,很多貧困縣都是農業大縣,生態環境都很優美,這就是“好山好水出好果”,但“好果也要好吆喝”,沒有好的平臺,導致優質的農産品賣不上好價錢,最終農民處在越種越貧窮的怪圈中。

  針對貧困地區存在名特優農産品銷售困難、銷售價格偏低的現象,為此,新發地聯合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共同發起了貧困地區“百縣千品電商扶貧行動”。張玉璽説,把農民組織起來,有計劃有規模,利用電商産銷結合,一方面解決優質農産品銷路問題,將貧困地區的優質農作物銷往外埠,取得更豐厚的收益;另一方面,也能給北京市民帶來更優質的農産品。“這是一件雙贏的事情。”(北京晨報記者 陳琳)

[責任編輯:李振]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