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媽媽生“二寶”,14歲老大怕利益受損要走外公外婆的三居室

2017年03月15日 11:11:11  來源:北京晚報
字號:    

  以前,獨生子女時代,家庭財産都是留給孩子一個人的。然而,隨著家庭二孩的放開,也帶來了新的家庭財産分配問題。對於“獨慣了”的孩子,除了要面對小弟弟或小妹妹分走父母的愛,還要接受一個現實——分走財産的一半。對此,有些“大寶”無所謂,但也有些“大寶”非常氣惱,甚至對父母、“二寶”産生了敵視情緒。

  “大寶”主動要房子

  “這次春節回老家,我父母把房子過戶給女兒端端了。”閨蜜聚會時,當劉女士和大家説這話時,大家都感到很驚訝:按繼承順序,她父母的房子應該給她,而不是隔輩兒給呀。

  “她自己要的,我父母也願意,我們也不好説什麼。”劉女士介紹,自從家裏有了老二,端端就開始對物品、家裏的財産看得格外重。

  端端今年14歲,在西城一所學校上初二。她小時候,劉女士夫婦剛剛留京不久,忙於工作就把孩子放到了山東泰安的姥姥家。直到要上小學了,才接到北京。“剛開始,我們只顧抓孩子學習,孩子和我們不是特別親,近幾年剛好點兒,但自從去年有了老二,就又開始生分了,也可能她進入青春期了吧,好多想法我們都搞不懂。”劉女士一提這事兒就撓頭。“去年十一的時候,我們回了一次山東老家,回來後端端特別正式地和我們説,以後可能要有遺産稅,不如先把姥姥家和奶奶家的房子過戶到她和弟弟名下,她想要姥姥家的大三居,奶奶家的兩居室可以給弟弟。”

  劉女士從父母那裏了解到,端端回老家,和姥姥、姥爺訴説了很多“不公”和“委屈”,覺得父母偏疼弟弟。端端是姥姥、姥爺一手帶大的,聽了自然難受,就對孩子錶了態:“將來我們的財産都給你。”劉女士反思説:“我和愛人都是獨生子,覺得現在條件好點兒了,想要個老二,公婆也大力支援,確實沒太考慮端端的感受。有了小弟弟後,端端特別抵觸,有一點兒影響她的利益,她就不高興,甚至發脾氣。這次回老家,姥姥、姥爺看孩子委屈,可能有把房子給她的想法,孩子回來就和我們説了。”

  財産問題很“現實”

  “要老二前,想到端端會有一些不高興。但沒想到端端對財産這麼看重。”劉女士後來了解到,像端端這麼在意財産的“大寶”,不是個別現象,特別是年齡大一點兒的孩子。

  “現在的孩子不像咱們小時候那麼簡單了。那時候零花錢都很少,小孩不會有什麼想法。現在的網路多發達,稍微大點兒的孩子什麼都懂。另外,都是獨生子女,在他們的概念裏,家裏的財産將來都是他們的。忽然有個人要和他分,他就不幹了。對於要老二這件事兒,我也和我兒子聊過,他直接説不同意。後來又説,你們要也行,現在家裏的財産都是我的,你們以後掙的,再和老二分。我侄子更極端,在家庭聚會時,公開説他擁護計劃生育,因為沒人和他爭財産。”葛先生的兒子和侄子還都是剛10歲左右,孩子的想法也讓他感到很困惑。葛先生還提到,兒子有一次告訴他,他們班有個同學家裏要了老二,就威脅他爸媽要麼把財産都給他,要麼就把老二看好了,他爸媽嚇得擔心了好多天。

  “我們這裡現在要老二,都先給老大一套房。因為我們前兩年拆遷,是按人口給拆遷房,也有孩子的份兒,很多家庭當時沒寫孩子名兒,現在要老二了,先把拆遷時分老大的房子單給人家,其他以後再説。”家住大興區的張女士介紹説。在她看來,現在的房子這麼貴,沒有大人幫忙,將來孩子很難買得起。因此要老二之前,應該把房産和其他財産問題處理好,以免留後患。

  父母要一碗水端平

  閆女士是比較早要二孩的,現在兩個孩子,老大大學畢業了,老二上初中。她説:“我家一開始也有這個問題,老大説家裏的財産都要給他,他的房間不能讓妹妹住,玩具不能給妹妹玩兒……但後來,在一起時間長了,有感情了,兩個人關係好著呢,連我們説妹妹都不行,他之前説的財産問題早拋到九霄雲外了。”因此,閆女士認為,一開始,孩子受外界影響和大人的影響,可能會有財産上的考慮,但只要孩子們共同成長,父母一碗水端平,最終親情會戰勝金錢。

  作為過來人,她很有感觸地説:“現在,看到有些要二孩的家庭顧不過來,就把老大放到老人那裏,這是錯誤的,老大會有被拋棄的感覺。”

  “還有一個問題,本來獨生子女就容易‘獨’,很多家長還都只關注孩子的智商、學習,其他無所謂,也會讓孩子更自我,不接受弟弟、妹妹。這也是家長應該注意的。”閆女士補充説。

  觀點

  什麼才是給孩子最好的財富?

  王勝

  兒童財商教育專家 上海佰特教育創始人

  作為父母,不能簡單地要求大寶讓著弟弟或妹妹,這可能會對一些敏感的大寶造成心理上的壓力。要知道大寶心裏的“苦”很多時候是説不出來的,他們不知道如何面對“競爭”的局面。

  有了二寶,父母在盡心照料二寶的同時,不要忽略和大寶的交流,讓大寶切實地感受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沒有因為有了二寶而減少。這可能是父母要傳達給大寶最重要的“財富觀念”。很多時候,大寶對於玩具分配和財産分配的恐懼,其實是源於父母對自己的愛和關注被分散的恐懼。因此,作為父母要幫助大寶平穩地度過這個心理困難期。

  像劉女士遇到的大寶要求家庭財産分配的問題,作為父母要反思一下,平時有意或無意中讓大寶感到家裏的財産都是他的,這樣的教育是否是對大寶最好的安排?家庭財産的傳承是現代家庭必須要面對的事情,作為父母需要考慮,在這個家庭要傳承的,除了財産還有什麼?這個家庭中最值得傳承的,難道不是責任、愛和感恩嗎?

  如果大寶已經有了氣惱甚至仇恨的情緒,首先父母自己要心平氣和下來,及時主動和大寶交流,讓他意識到大寶二寶、爸爸媽媽是一個整體,一個家庭,這個整體在一起生活得快樂是最重要的,這樣的感受很多時候不僅僅是語言可以表達的,更多是非語言行為和活動可以傳達給孩子感受到的。當大寶感受到家庭一起活動的溫暖,會減輕對於未來家産的關注。如果遇到極端的特別關注家産的孩子,家長應明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讓大寶明白財産是屬於整個家庭的。

  其實,過早地讓大寶知道未來的家産都是他的,會讓孩子從小就感受到自己不需要努力就能夠得到財富,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如何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屬於自己的目標的動力?我們見過太多富裕家庭的孩子學習缺乏動力的例子了。父母要思考的是, 讓孩子懂得“學會自己努力”才是給孩子最好的財富。

  (原題為:《“大寶”的財富觀成問題》)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