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産業分析

煤炭兼併重組新政將提速落地 2020年底形成10個巨無霸

2017年04月13日 08:19:57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煤炭兼併重組新政將提速落地

  兩年內分區域重組小煤礦 2020年底形成10個億噸級巨無霸

  在國企改革和去産能的大背景下,煤炭行業兼併重組步入快車道。《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有關部門要求加快出臺促進煤炭行業兼併重組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在兩年內分區域實施小煤礦兼併重組,同時力爭到2020年底,全國形成10個左右億噸級“巨無霸”。此外,鼓勵企業之間通過股權置換、資源互保等方式加強跨地區去産能協作。

  地方政策落地期也漸行漸近,河南、貴州等地煤企兼併重組措施已浮出水面,産煤大省山西國資國企改革方案有望在4月底前出臺。這一切讓資本市場預期不斷升溫,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受限于管理體制、人員債務等諸多因素,大型煤炭兼併重組尤其是跨區域的兼併重組難度比較大,煤電、煤運、煤化、煤炭科工等上下游的結合更易於操作。

  根據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今年要退出煤炭産能1.5億噸以上,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推動企業兼併重組、破産清算。“化解過剩産能既要立足當前,又要著眼長遠,將去産能與兼併重組、轉型升級、優化佈局等統籌考慮、同步推進,不斷提升産業的整體素質和核心競爭力。”國家能源局副局長王曉林在日前召開的煤炭行業去産能穩供應座談會上稱。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煤炭經濟研究院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煤炭去産能面臨的問題之一就是當前煤炭産業集中度太低,而小煤礦也存在著安全風險,需要淘汰落後産能,發展先進産能,提升自身的應變能力。

  為此,這一輪兼併重組大潮首先刮向了小煤礦。按照分區域推進的要求,對晉陜蒙寧等4個地區30萬噸/年(含30萬噸/年)至60萬噸/年(不含60萬噸/年)煤礦,冀遼吉黑蘇皖魯豫甘青新等11個地區15萬噸/年(含15萬噸/年)至30萬噸/年(不含30萬噸/年)煤礦,在兩年內實施兼併重組;到期仍未實施重組的,省級人民政府根據發展需要有序引導納入去産能規劃。各地30萬噸/年(不含30萬噸/年)以下煤礦,除已納入技術改造專項規劃的,原則上不再實施新增産能的技術改造。

  與此同時,鼓勵優勢企業加大兼併重組、打造大企業大集團尤其是億噸級的特大型煤炭企業集團。按照目標,2020年煤礦企業數量要壓縮到3000家,5000萬噸級以上大型企業産量佔60%以上,其中億噸級的力爭在10家左右。“去年全國範圍內煤炭産量突破億噸的企業有6家,此前是8家。”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張宏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國務院國資委此前也表態,央企將在年內減少到100家以內,穩步推動企業集團層面兼併重組,加快推進鋼鐵、煤炭、電力業務整合,使專業鋼鐵煤炭企業做強做優做大,電煤一體企業資源優化配置,其他涉煤中央企業原則上退出煤炭行業。

  據了解,目前央企煤炭總産能8.46億噸,除神華、中煤及五大電力公司外,不以煤炭為主業的央企産能約1億噸。2016年7月,中國國新、誠通集團、中煤集團、神華集團出資組建的中央企業煤炭資産管理平臺公司即國源煤炭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成立運作。當年的8月16日,新集能源控股股東國投公司就與中煤集團簽訂股份無償劃轉協議,將其持有的新集能源30.31%股份無償劃轉給中煤集團。這被認為是此輪供給側改革中煤炭央企重組的首個案例,拉開了央企煤炭重組的大幕。

  今年以來,作為行業龍頭的中國神華被曝出已經開展了一系列並購活動,並正在醞釀更大規模的整合重組,而近期其豪氣分紅和人事頻繁調整更是讓這一預期升溫。同樣因人事調整被解讀為兼併重組前奏的還有另一煤企巨頭中煤能源。

  在煤炭央企兼併重組有望提速的同時,地方兼併重組也是有所動作。根據即將出臺的山西國資國企改革方案,今後將用好用活18家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平臺,大力推動國有資源資産化、資本化、證券化。山西證券研究報告指出,這背後蘊含著資産注入和整合預期,山西7大煤炭集團,同質化競爭非常明顯,未來將借助上市公司平臺,橫向合併打造行業龍頭。

  而近日河南省國資委召開全省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暨國資監管工作會議,明確今年三家煤炭巨頭(河南能源集團、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鄭煤集團)將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實際上,去年以來,山東能源集團、兗礦集團等都成立了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貴州為化解煤炭行業過剩産能問題,也調整相關政策推動煤礦企業兼併重組,在“數量減半”基礎上,提出重組後不得超過重組前煤礦産能之和,且重組後規模不得低於30萬噸/年的政策要求。同時,對積極開展兼併重組已完成去産能關閉煤礦的企業實施梯級獎補。

  但多位業內人士都坦言,大型煤炭兼併重組尤其是跨區域的兼併重組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地區之間、央企和省企之間的管理體制、利益分配、人員債務等諸多問題,難度比較大。

  “十二五期間就在提跨區域重組,但目前整合還主要是按照地域劃分。”邢雷認為,相較之下,煤電、煤運、煤化、煤炭科工等上下游的結合更易於操作,也有利於延伸産業鏈、實現融合發展,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提高産業集中度的過程中應更多使用市場的手段,例如交叉持股、資源互保等。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