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産業分析

醫療養老等領域將放寬行業準入

2017年03月17日 06:39:04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醫療

  原標題:國辦發文推37條政策措施激發社會領域投資活力

  醫療養老等領域將放寬行業準入

  專家稱有利於緩解未來投資增速放緩壓力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激發社會領域投資活力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37條具體可操作的政策措施,旨在進一步激發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社會領域投資活力。

  專家表示,通過放寬行業準入,擴大投融資渠道,落實土地稅費政策等措施,可以激發民間投資進入社會領域的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對衝未來房地産投資和基建投資增速放緩,對穩定投資增長有積極作用。

  突破 多個領域將放寬行業準入

  《意見》提出,紮實有效放寬行業準入。制定社會力量進入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的具體方案和跨部門全流程綜合審批指引,推進一站受理、窗口服務、並聯審批,在社會需求大,供給不足,群眾呼聲高的醫療、養老領域儘快有所突破,重點解決醫師多點執業難、納入醫保定點難、養老機構融資難等問題。

  多位專家表示,擴大社會領域對民間投資開放,有利於解決當前宏觀經濟運作中一些突出的矛盾,有利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

  去年,民間投資曾連續多個月減速,一度成為政府和市場關注的焦點。有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舉措,先是專門對民間投資組織了全國範圍的大督查,並且聘請了第三方機構對民間投資的有關情況進行評估,國務院和國家發改委先後在去年7月和9月出臺了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去年9月開始,民間投資出現企穩回升跡象。今年1至2月,民間投資延續這一回升勢頭,同比增長6.7%,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3.5個百分點。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高玉偉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民間資本在投資決策上更多地考慮盈利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場決定的,其投資回升反映了投資意願提高,市場信心增強,印證了經濟正在穩中向好。未來投資增長持續回升難度較大,民間投資仍將成為穩定投資增長的主要力量。

  “考慮到今年房地産投資和基建投資增速可能放緩,政府鼓勵産業升級以及加大民生方面的投資,確保經濟平穩增長,避免大起大落。”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民間投資雖然在去年四季度有企穩回升的勢頭,但今年要出現明顯反彈的可能性不大,政府也希望鼓勵民間投資更多地參與到固定資産投資中。

  探索 投融資渠道將進一步拓寬

  《意見》提出,要進一步擴大投融資渠道。針對社會領域投入平均收益低、回報週期長、抵押融資難等特點,出臺專項債券發行指引、商業銀行押品管理指引,有條件的地方可設立市場化運作的社會領域相關産業投資基金,鼓勵各地通過風險補償金等措施為行業增信。

  有專家表示,有的社會領域投資經濟效益比較低,導致社會資本積極性不高。如果想讓社會資本發揮重要作用,創新投融資方式,給投資者合理的回報預期非常重要。

  恒豐銀行研究院商業銀行研究中心負責人吳琦表示,激發社會領域投資活力的總體思路,應該從依靠政府財政投入為主,向社會投資和財政投入並重轉變。其中,拓寬投融資渠道至關重要。我國是以間接融資為主的國家,要探索政府擔保和風險補償的方式,鼓勵和支援商業銀行創新業務模式。同時也要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支援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提出,引導社會資本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參與醫療機構、養老服務機構、教育機構、文化設施、體育設施建設運營,開展PPP項目示範。

  多位專家認為,通過PPP模式擴大社會領域投融資渠道很有必要。據了解,截至去年底,全國PPP項目已簽約落地1351個,總投資達到2.2萬億元,項目落地率超過30%;與年初相比,項目落地的數量、投資規模都增長了四倍多。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此前透露,PPP是促進民間投資的一種模式,今年首先就是要通過PPP,使民營企業能夠進入更多的領域。

  高玉偉也表示,要保護好民間投資企穩回升的良好勢頭,除了放寬市場準入,以PPP帶動民間投資也非常重要,要給予民間投資參與重大項目的機會。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告訴記者,從PPP發展的角度看,政府如何採取措施推動PPP健康平穩發展,會是未來的重要內容。政策層面要盡可能按照收益分享、風險共擔相匹配的原則,推動優化PPP的實施,對於收益和風險的不確定性等問題,要進一步細化,要有可操作的細則。

  支援 將派發土地稅費等政策紅包

  《意見》提出,認真落實土地稅費政策。除對農用地轉用指標、新增用地指標分配適當傾斜外,鼓勵盤活舊廠房、倉庫等既有資源,制定閒置校園校舍綜合利用方案。同時,強調稅收政策落實,加大水電氣熱等價格優惠政策的監督檢查。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在土地政策方面給予了很大支援,提出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新供土地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依法可按劃撥方式供應。對可以使用劃撥用地的項目,在用地者自願的前提下,鼓勵以出讓、租賃方式供應土地,支援市、縣政府以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作價出資或者入股的方式提供土地,與社會資本共同投資建設。應有償使用的,依法可以招拍挂或協議方式供應,土地出讓價款可在規定期限內按合同約定分期繳納。支援實行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的土地供應方式。

  “落實土地稅費政策,有利於有效盤活土地等存量資源,拓寬企業抵押擔保的融資渠道,也有利於切實減輕企業成本負擔,提高企業的經營收益。”吳琦表示。

  還有專家表示,一系列扶持優惠政策對激發市場活力有積極作用。以養老産業為例,政府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産業的發展,才能使養老項目實現層次化、差異化、商業化。不僅有中低端項目,也有高端項目,以實現從基礎養老到養生養老的全面覆蓋。

  《意見》還提出,大力促進融合創新發展。制定醫養結合管理和服務規範,發展壯大線上教育、線上健身休閒等平臺,鼓勵各地探索創新發展試驗區,在準入、人才、土地、金融等方面先行先試。此外,要加強監管優化服務。完善協同監管機制,探索建立服務市場監管體系,充分發揮部門、地方、協會商會的積極作用,建立全行業綜合監管和評價機制,完善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黑名單制度和退出機制,實施監管資訊常態化披露。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