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産業分析

扶貧辦:最嚴脫貧考核機制出爐 中西部各省份將交叉考核

2017年03月08日 08:25:13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劉永富:最嚴脫貧考核機制出爐 中西部各省份將交叉考核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將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長30%以上,實施最嚴格的評估考核,嚴肅查處假脫貧、“被脫貧”、數字脫貧。

  “脫貧攻堅是要在2020年之前解決我們國家現有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問題,所有的貧困縣要全部摘帽。”3月7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脫貧有一個標準,貧困縣、貧困村的摘帽是貧困人口降低到2%以下,貧困人口脫貧就是要做到不愁吃、不愁穿,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

  在記者會上,劉永富用了近一半的時間強調“最嚴扶貧考核機制”,“這次脫貧攻堅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實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制度。國家對這方面進行了比較充分的設計,目的就是要保證減貧的成效真實可信,經得起歷史檢驗。”

  扶貧資金投入創歷史新高

  脫貧攻堅,越向縱深行進就越艱難。

  2016年,全國貧困人口減少1240萬人,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專家委員會主任范小建表示,“當前剩下的貧困人口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更加集中在連片特困地區和深度貧困地區,因病致貧人口、老年人的比重越來越高,文化素質不高、沒有勞動力或缺乏勞動力的貧困人口比重越來越高。”

  扶貧行到攻堅處,資金投入也創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2016年中央財政安排專項扶貧資金667億元,比上年增長43.4%。全國961個縣(其中貧困縣792個)啟動實施貧困縣涉農資金整合試點,納入整合範圍的各級財政資金規模共計3200億元,惠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000多萬人。貧困地區金融扶貧貸款餘額24878億元,當年新增8181億元。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2833億元,支援了802萬貧困戶。累計發放扶貧再貸款1127億元。發行易地扶貧搬遷金融債726億元。

  在劉永富看來,投入越大,需要整合的資金量越大,監管壓力也就越大。

  在去年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檢查中,共查出違紀違規問題資金約20億元,各地黨紀政紀處理1103人,移送司法機關123人。劉永富強調,檢驗減貧成效、資金使用,要實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制度。

  問題資金比例大幅下降

  據了解,對於扶貧資金的使用與監管,將開展加強扶貧資金管理制度建設、推進貧困縣涉農資金整合、加強扶貧資金績效考評、完善項目資金公告公示制度、認真開展警示教育活動五個方面的活動。

  “組織各省區之間開展交叉考核,向中央簽署脫貧攻堅責任書的中西部22省區市互相交叉考核,每個省份組織幾十名幹部,這個省到那個省去,那個省到這個省去,抽籤來決定,去考核它的識別是不是準確,幫扶是不是精準,退出是不是精準,有什麼先進的經驗,有什麼突出的問題和薄弱環節,有什麼意見和建議。”劉永富説。

  此外考核還將引入第三方評估。“第三方評估就是委託科研機構,我們去年搞了一次試評估,組織了1300多人,今年是1700多人到各地去,評估費用由國家來出,不要地方拿錢,吃住行全部自費,帶著照相機、錄音機等設備,到地方去進村入戶進行調研,也是了解上述相關情況,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這個現場考核也正在匯總之中。”劉永富補充説。

  在最嚴考核制度之下,犯規者正在變少。劉永富介紹:“2013年審計了17個縣,問題資金佔被審計資金的15%,2016年審計了30個縣,問題資金是3%,比例大幅下降。以前貪污浪費的多,現在趴在賬上的多,以前在市縣層面比較多,現在主要在鄉村兩級。所以要根據變化調整監管方向,重點向基層延伸,加強教育,普及知識。”

  而要提升精準扶貧效果,尚有一段路要走。

  九三學社一份名為《關於創新精準扶貧機制確保長效脫貧的建議》的提案提出,完善到戶脫貧考核機制,制訂因地制宜、因戶制宜的脫貧標準,加強對脫貧對象的走訪調查和脫貧成效的監督檢查,可以針對一些特定的指標作出適當調整,如貧困戶脫貧標準應參照認定貧困時的“看房、看産業、看就業、看就學、看家庭耐用消費品”等要素,避免低水準脫貧。

  脫貧攻堅

  在2020年之前解決我們國家現有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所有的貧困縣要全部摘帽。貧困縣、貧困村的摘帽是貧困人口降低到2%以下,貧困人口脫貧就是要做到“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

  脫貧監管

  以前貪污浪費的多,現在趴在賬上的多,以前在市縣層面比較多,現在主要在鄉村兩級。所以要根據變化調整監管方向,重點向基層延伸,加強教育,普及知識。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