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産業分析

徐紹史:民營企業會根據市場狀況自行調節産能

2017年03月08日 08:24:36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徐紹史:民營企業會根據市場狀況自行調節産能

  2016年,鋼鐵煤炭去産能工作超額完成,負責組織實施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工作的發改委在過去一年的工作也是可圈可點。

  3月7日,在全國兩會現場,卸任10余天的發改委原主任徐紹史對自己過去的工作並不願多談。而作為新晉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談及未來工作安排時,他反覆説道:“我現在還在學習。”

  初入政協,本想低調的徐紹史仍然引來不少記者追問,讓曾擔任5年發改委主任的徐紹史來談中國經濟,這樣的機會自然誰也不想錯過。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仍將去産能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並擴大至煤電領域,那出現過剩現象的水泥等行業呢?徐紹史就此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説:“水泥和平板玻璃行業的去産能工作一直在做,這些行業大多是民營企業,會根據市場狀況自己調節産能。”

  作為全國政協“新人”:從細節中看中國經濟未來

  去年初,國際上也曾出現中國經濟“硬著陸”的言論。時任發改委主任的徐紹史適時向外界傳遞了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我國有能力、有條件應對問題和挑戰,完全有信心克服困難、確保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

  事實上,2016年全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保持6.7%的增速,硬著陸言論已不攻自破。

  回憶去年的情景,已卸任的徐紹史在3月6日的全國兩會現場,説出了心裏話:“中國的經濟增速從2013年到2015年,已經降到了6.9%,如果接著向下走,我們的經濟可能真的會比較困難。”

  由此可知,實現經濟穩中向好,甚至在去年第四季度實現小幅反彈,背後的不容易可想而知。“三去一降一補任務非常艱巨。去産能也是困難重重,因為涉及職工安置,資産組織,兼併重組、産業佈局,轉型升級、供需平衡和價格波動等幾大問題。”徐紹史説。儘管困難重重,去年去産能工作仍然超額完成。

  對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預期國內生産總值增長6.5%左右,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的結果。

  就今年的目標,徐紹史首先提到了幾大需要面對的問題,“主要是逆全球化趨勢,貿易保護加重,再加上美聯儲加息,美元走強導致新興經濟體國家本幣貶值,資金外流等問題。”不過,對實現今年的經濟目標,現在的徐紹史依然信心十足,“我們現在每天平均有1.5萬家新公司註冊。從這樣的細節可以看到中國經濟的未來,隨著經濟動能轉化的加快、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快速發展,中國經濟一定能迎來更好的發展”。

  徐紹史還表示,經濟增速的底板是就業,天花板是物價,只要不破底板和天花板,增速都在可以承受範圍內,都是合理的。

  作為發改委原主任:相信今年去産能“經驗豐富”

  去年去産能的目標順利完成,但中間也曾經歷鋼鐵、煤炭大幅波動的情況。鋼鐵、煤炭價格上漲幅度較大,也成為去年9月PPI同比由負轉正後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去年9月份後PPI上漲較快的現象,徐紹史談道:“PPI經歷了54個月的負增長,現在轉正上升是正常的。工業産品價格往下游傳導還有一個過程,所以還不用擔心通脹。”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仍將去産能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並擴大了涉及領域:除規定鋼鐵、煤炭去産能分別達到5000萬噸和1.5億噸外,還將化解煤電産能納入計劃,要求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産能5000萬千瓦以上。那麼未來是否還會對水泥、平板玻璃等同樣存在過剩現象的行業提出要求?

  3月7日,徐紹史就此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説:“水泥和平板玻璃行業的去産能工作一直在做,這些行業大多是民營企業,會根據市場狀況自己調節産能。”

  在去産能的同時,如何保障價格的穩定也很重要。好在,我們已有了去年積累的經驗。

  徐紹史曾在今年1月表示,從政府來講,不僅提前超額完成了去産能的任務,更重要的是政府探索建立了一些市場機制,比如説中長期合同制度、儲備産能制度、增減掛鉤減量置換指標交易制度等。這些經驗意義非常重大,從市場方面來説,讓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發揮得更加充分,供需動態平衡,價格振蕩波動,交易方式多元,市場的適應消化能力在增強。

  在去産能的同時,徐紹史還提到了一個事實,我國目前也有部分煤炭需要進口。在7日的小組發言中,徐紹史提到,我國焦煤資源比較緊張,現在需要進口,另外,從越南、印尼進口的煤,主要是用在發電,成本要低一些,但是它含硫、含灰要多一些,應該採取些技術手段,對一些存在有害氣體排放的煤炭設置一些進口的技術標準。

  徐紹史再論宏觀經濟

  ●解讀經濟增速目標

  經濟增速的底板是就業,天花板是物價,只要不破底板和天花板,增速都在可以承受範圍內

  ●中國經濟的未來

  我們現在每天平均有1.5萬家新公司註冊。從這樣的細節可以看到中國經濟的未來

  ●回應去産能領域擴大

  水泥和平板玻璃行業的去産能工作一直在做,這些行業大多是民營企業,會根據市場狀況自己調節産能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