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加快發展眾創空間 構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局面

2015-12-10 10:16:00    來源:搜狐焦點産業新區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9號)精神,以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生態環境為目標,以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為主線,以構建眾創空間等創新創業服務平臺為載體,科學統籌規劃,制定印發了《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青政辦〔2015〕144號),重點圍繞産業和經濟發展特點,引進推廣創客空間、創業咖啡、創新工場等新型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努力與社會資源結合,構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激發億萬群眾創造活力,加快形成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新格局。

  設立專項資金支援發展眾創空間,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增添新動能。設立5000萬元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投資引導資金,對省內各高校在讀兩年以上的大學生和畢業7年以內的省內外高校畢業生在青海境內創辦企業從事創新創業活動的給予重點扶持,並提供技術來源、創業輔導、財務諮詢、貸款風險補償等服務,支援大學生轉化科技成果,創辦科技企業,創造社會財富,實現人生價值。同時,依託國家高新區、大學科技園、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農業科技園及各類特色産業集聚區,構建一批專業化的眾創空間。在加大對省內各創業園等創業基地建設的基礎上,安排資金對創客空間、創業奶茶、創新工場等新型孵化器給予支援,進一步完善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新機制、新政策,進一步完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動格局。研究設立科技企業孵化種子(天使)基金,與社會投資相結合,採取有償使用和股權投資等多種形式,支援創新創業。

  舉辦青海省首屆“交行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進一步引導激發大學生的創新熱情,營造良好的雙創氛圍。7月15日至10月16日,舉辦了以“創新鑄就夢想,創業實現價值”為主題的首屆“交行杯”青海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旨在通過比賽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熱情,建設和弘揚大學生創新創業文化,挖掘和培養優秀大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及團隊,調動廣大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和氛圍。參賽的218個項目涵蓋生物醫藥、電子資訊、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新材料、先進製造、新能源、節能環保、文化創意等領域。通過大賽的舉辦,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創造了良好條件,提供了全要素、便捷化、低成本創新創業服務,除為大賽優勝者提供總額為25萬元的獎金外,參賽者還與企業或團隊達成投資意向協議,其中簽約風險投資2家,天使投資1家,戰略合作投資2家,銀行授信簽約2家,科技孵化器與21個參賽者簽約入孵。

  以發展眾創空間為契機,積極引領創新創業新常態,進一步強化企業創新創業的主體地位,提升創新能力水準。精準實施以“123”、“1020”為重點的一批科技支撐工程項目,集中力量攻克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關鍵技術難題,努力探索創新發展新模式。 “123”科技支撐工程重點圍繞産業鏈打造創新鏈,重點在新能源、新材料、裝備製造等十大特色優勢産業方面共組織實施科技項目34項,總經費97293萬元,省科技經費資助16480萬元,項目實施後預計新增産值21.4億元,利稅4.7億元。成功研製出680MN多功能壓機並擠壓出長度為世界第一長度的P91無縫鋼管。320MWp水光互補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填補了國內大規模水光互補關鍵技術的空白,已成為世界最大的水光互補電站。成功研製了新型高海拔飛艇“藍天號”對地觀測系統,實現了對青海湖流域環境的實時監測管理、分析及草地生産力的評估。研製開發了數控重型臥式車床系列、數控軋輥機床、無心車床系列、臥式加式中心、數控曲軸成套設備系列、數控花鍵銑床系列等12種具有國際、國內先進水準的高新技術新産品。“青重牌”車輪車床、重型臥式車床系列産品國內市場佔有率分別為達到80%、60%。建設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資源高效利用技術整合創新平臺,已初步建成分離純化技術平臺和高原特色資源凍幹中試平臺,為優化中藏藥劑型和工藝奠定了基礎。“1020”生態農牧業科技支撐工程重點圍繞全省十大農牧特色産業發展組織實施科技計劃項目43項,總經費4.64億元,省科技經費資助7920萬元,帶動社會投資3.85億元。在油菜、馬鈴薯、青稞、蠶豆、小麥等五大類農作物高産田創制、枸杞高效栽培及水肥耦合技術應用、牦牛一年一胎繁育以及衣原體病防治技術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解決了一批農牧特色優勢産業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問題。項目實施後預計建立示範基地60個,培訓農牧民35900人(次),新增就業9361人,帶動農民增收3.43億元,新增産值18.36億元,凈利潤4.35億元,利稅1.65億元。

  “十三五”期間青海省將繼續發展創客空間,激發全社會的創業創新活力,力爭到2020年全省建成眾創空間50家以上,培育企業1000家以上,基本形成創新創業全鏈條服務體系;培育一批企業投資機構,暢通創業投融資渠道;孵化和培育一大批創新型中小微企業,並從中成長出能夠引領未來經濟發展的骨幹企業,通過發展眾創空間等創新創業服務平臺,推進大眾創新創業,打造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