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縣 打造“網際網路+”平臺 拓展創新創業空間

2015-12-10 10:06:00    來源:成都日報    

  12月5日,大邑縣新場古鎮李氏古宅內人頭攢動。然而,來到這裡的遊客卻不是參觀古建築的。體驗新鮮茶葉如何經採摘、揉捻、發酵等10余道工序變成一杯沁人心脾的茶;看金絲楠木,如何車旋出一串圓潤光澤的佛珠……如果感興趣,掃一掃二維碼,這些商品都可以在淘寶、天貓店裏買到。

  在不改變古宅的基礎上,經過布展,這裡已化身為大邑電商O2O展示中心,將大邑縣電子商務孵化園內20多個商家的生産工藝流程與産品展示在遊客眼前,通過網際網路+傳統工藝吸引遊客線上消費。

  電商O2O展示中心成為大邑縣電子商務孵化園行銷的新“觸角”。作為大邑縣“兩中心、兩園區”的創業載體之一,電子商務孵化園為入駐企業提供免費辦公場所和倉儲空間,目前已吸引42家企業入駐。“根據我縣實際,電子商務工作重點在促進企業加入第三方平臺開展電子商務。”大邑縣旅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路徑,構建“網際網路+”平臺,拓展創新創業空間,促使大邑縣更多電商企業蓬勃發展,在新的經濟形式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新電商孵化園

  預計明年5月1日正式開園“1—11月實現網上交易1.1億元。預計,全年可實現網上交易1.2億元。”就在去年10月,位於大邑工業集中發展區工業大道237號的四川邑宏實業有限公司辦公樓還寂寂無聲,由大邑縣商務局(現旅商局)牽頭,成都成雙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租賃後,這裡挂上了“大邑縣電子商務孵化園”的牌子。

  一年多來,42家電子商務企業相繼入駐,銷售額節節攀升,迅速發展的勢頭讓電子商務孵化園負責人王迅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沒想到這麼快園區就處於飽和狀態,還有幾家企業只能採取外孵方式。”王迅説,這個燃眉之急將很快得到緩解。

  據悉,大邑縣政府已確定在經濟開發區內提供50畝地作為孵化園建設用地,擬投資1億元進行建設,建設內容為倉儲、辦公、冷鏈、物流及入駐商家線下體驗區。“本月內就將啟動建設,預計明年5月1日正式開園。”

  “意料之中是因為,在三年孵化期內,園區為入駐的企業免除辦公、倉儲費用。同時,引進了物流公司常駐園區,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王迅介紹,線上銷售需要專業化操作,如果企業各自為陣,容易出現高耗低效的情況,並且很難標準化,可能在交易環節出現糾紛。孵化園的建立,便於企業互相交流,讓企業“抱團”,實現共贏。除為企業免費提供辦公場所和倉儲空間、減少物流等成本外,孵化園還成立了創作組,為入駐企業在網上銷售中提供攝影、美工、文案及網店裝修風格策劃等專業服務。

  “希望通過網路平臺,把大邑茶葉推向更廣闊的市場。”在孵化園內,成都道源仙翁茶葉有限公司負責人正在與工作人員溝通電商平臺搭建的問題。“有專業的電商公司設計就是不一樣,視覺效果很不錯。”

  做好“網際網路+”平臺

  促進縣域內企業創新創業

  10月23日,電商O2O展示中心在新場古鎮開業,成為孵化園內商家們新的“展示”平臺,也是延伸向消費者的新“觸角”。“這裡不單純是一個展示區,遊客還可以參與製作,成為商家與消費者面對面‘交流’的區域,讓遊客對大邑産品有一個深刻認識。”王迅介紹,由於景區人流量大,又是非重復性人流,接下來孵化園還計劃在安仁和花水灣設立兩家電商O2O展示中心,目前安仁館已經在籌備中。

  “政策扶持加上孵化園專業化的配套服務,讓産品進入多渠道行銷的快車道。”首批入駐孵化園的在水一方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説,企業入駐孵化園以來,線上銷售額達3000多萬元,一款單價為90多元的浴足盆成為全網同類産品銷量最好的。

  搭建“網際網路+”平臺,促進縣域內企業創新創業,大邑縣還在繼續深入探索。11月5日,“電子科技大學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孵化中心”、“大邑縣電子商務孵化園 電子科技大學實踐基地”揭牌。

  “孵化中心”和“實踐基地”是大邑縣政府、大邑縣電子商務孵化園和電子科技大學物理電子學院進行的電子商務手牽手對口戰略合作項目。“電子商務是電子科技大學物理電子學院的傳統王牌專業,中心和基地的建設將解決我縣面臨的專業人員缺口大、從業人員行業需求缺口大、先進電子商務理念以及技術有限等問題。”大邑縣旅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接下來,大邑縣還將出臺優惠政策,充分運用電商孵化園優勢,做好“網際網路+”平臺,整合資源,促進縣域內企業創新創業,推動“網際網路+商業”、 “網際網路+金融業”、 “網際網路+工業製造”、 “網際網路+農業”、 “網際網路+旅遊業”等新形態産業的發展。

  邑宣 文/圖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